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COMSOL局域共振声子晶体薄板振动带隙研究
王翌伟, 徐晓美, 林萍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73-79.  
摘要802)      PDF(pc) (2095KB)(1462)    收藏
针对低频振动控制问题,研究一种局域共振声子晶体薄板的振动带隙。首先,基于弹性波方程及Bloch 定理,探讨应用COMSOL有限元模拟方法开展声子晶体振动带隙计算的可靠性;然后,模拟计算所设计的局域共振声子晶体薄板的振动带隙,分析其带隙结构和元胞结构参数对振动带隙的影响,并以200 Hz~400 Hz 的中低频为目标频段,通过选择带隙宽度在目标频段内占比最大的参数组合作为声子晶体薄板的最优设计方案;最后,在频域上考察声子晶体薄板内波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利用COMSOL有限元模拟方法开展声子晶体振动带隙计算是可靠的,与数值计算方法相比,其计算的带隙参数误差都很小;对于所设计的局域共振声子晶体薄板,元胞的结构参数对振动带隙具有显著影响,通过优选元胞结构参数,可使声子晶体薄板的振动带隙向低频区域移动;薄板内波的传输特性和薄板的振动位移图进一步证实了在振动带隙内薄板对波传播的阻碍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大型船用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系统设计与优化
肖程诗, 吴绍维, 王俊, 韩国文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25-29.  
摘要343)      PDF(pc) (1511KB)(1328)    收藏
浮筏隔振技术已在船舶的减振降噪中取得显著的进展,对于大型船用设备的浮筏隔振装置,需要使用较多的隔振器来承担设备重量,且隔振效果也欠佳。为改善大型船用设备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节约隔振器成本,以船用柴油发电机组为隔振对象,比较气囊型隔振器和橡胶型隔振器的特点,提出四种浮筏隔振系统方案,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四种方案进行仿真分析,采用振级落差法对各方案隔振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双层气囊浮筏隔振系统方案的隔振性能更为优越,方案优化后可以有效减少隔振器的使用数量,能够充分解决大型设备的隔振问题,为以后大型装置浮筏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气囊缓冲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启示
沈超, 杜建国, 李万华, 吕学利, 卫剑征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2): 1-8.  
摘要280)      PDF(pc) (1803KB)(1268)    收藏
通过梳理气囊缓冲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总结缓冲气囊的一般构造、工作原理和设计流程。分别从气囊静态起爆展开特性研究、气体发生器与药剂研制、气囊动态起爆展开特性研究三个方面,介绍气囊缓冲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气囊缓冲技术典型特例——空气弹簧的研究现状,讨论既有气囊缓冲技术在工程结构隔震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同时适用于天然地震动和爆炸冲击震动的地下防护工程概念性气囊式智能隔震系统构想。研究旨在拓宽气囊缓冲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隔震系统向智能化、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声学成像和深度学习的诊断与定位方法
冀科伟, 杜应军, 韦广, 郝旺身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105-109.  
摘要481)      PDF(pc) (1912KB)(1209)    收藏
针对传统的基于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技术无法兼顾定位与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音信号的反卷积成像和深度学习的智能故障诊断与定位模型,该模型在传统波束形成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反卷积成像算法确定噪声源位置;同时,使用深度学习对声音信号进行训练分类从而判断故障类型,可兼顾噪声源识别定位以及故障检测的特点,拓展声像识别的应用场景,并进一步推动故障诊断技术在多领域交叉发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方法对比,该方法在设备故障诊断方面的故障识别率达到97.22 %,并能够准确识别故障所在位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纯电动汽车转弯行驶差速器异响测试分析及优化
张军, 沈龙, 董海威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2): 203-208.  
摘要379)      PDF(pc) (2148KB)(1208)    收藏
差速器是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传动部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转弯行驶的功能性和舒适性。首先系统介绍某纯电动汽车低速转向异响的测试分析过程,通过整车与电驱动系统台架的排查等方法,查找出异响发生的原因。接着基于差速器设计方法和表面润滑摩擦原理,探讨差速器异响问题的潜在机理,并提出工程控制的措施方案。最后通过对半轴齿轮垫片表面处理工艺的改进,完全地消除整车转弯过程的异响问题。这对于纯电动汽车差速器NVH性能的工程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阶次和传递路径分析的电驱动总成对车内噪声影响
李树华, 陈克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203-209.  
摘要252)      PDF(pc) (2218KB)(1171)    收藏
为了探究电驱动总成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对某纯电动汽车进行急加速工况下的试验研究。基于阶次分析确定车内噪声与电驱动总成振动噪声之间的关联,并识别电驱动总成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的激励;基于奇异值分解改进的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方法,分析对车内噪声影响最大的激励通过结构路径和空气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由空间0 阶径向电磁力引起的频率24 阶激励和48 阶激励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其中24 阶激励影响最大。在低转速区间,24 阶振动激励和24 阶声学激励通过结构路径对车内噪声贡献和通过空气路径基本一致;在中高转速区间,24 阶声学激励通过空气路径对车内噪声贡献较大;在高转速区间,24 阶振动激励通过后悬置Z方向结构路径对车内噪声贡献较大。研究结果从激励源和传递路径两个方面为降低纯电动汽车车内噪声指明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小型高速离心风机气动噪声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戴乐乐, 李英斌, 尚文锦, 史宝鲁, 李文新, 韩旭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49-55.  
摘要290)      PDF(pc) (1815KB)(1153)    收藏
针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环控生保系统对于空间噪声控制的要求,以某型号小型高速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分析气动噪声产生机理,构建三维模型,运用ANSYS Fluent 软件,采用RNGκ-ε 模型、DES模型、LES模型进行瞬态数值仿真计算。对离心风机进行噪声试验研究,根据离心风机在轨实际工况,得到不同含氧率下的气动噪声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气动噪声的噪声源主要位于风机蜗壳及蜗舌处。LES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最好。工作在纯氧下的离心风机比空气下噪声高约1.81 %。文中所得结果可以用于载人航天上行风机设备的噪声仿真及地面试验,为小型高速离心风机降噪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随机振动疲劳寿命评估频域法模型适用性研究
袁盛铭, 吴兴文, 赵明花, 池茂儒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2): 28-34.  
摘要230)      PDF(pc) (1957KB)(1147)    收藏
为了研究频域法中的应力幅值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模型在随机振动疲劳寿命评估过程中的适用性,首先介绍常用的5 种频域法模型,接着设置由不同谱宽系数、中心频率和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谱值组合的限带白噪声应力功率谱。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并将频域法模型计算得到的应力幅值概率密度函数与模拟的时域信号经过雨流循环计数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各种频域模型的适用性和精度。结果表明,在整个带宽范围内,ZhaoBaker 模型和Dirlik 模型都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Weibull 模型在模拟小谱宽系数(ε<0.15)的单峰谱和谱宽系数大于0.6 的宽带PSD时拥有不错的精度;频域模型的精度误差都随中心频率和谱值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高架轨道噪声烦恼度预测
何家敏, 周俊召, 罗雁云,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227-231.  
摘要202)      PDF(pc) (1514KB)(1100)    收藏
为了准确高效预测高架轨道噪声居民主观烦恼度,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并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泛化能力和学习能力。相较于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模型更适合应用于高架轨道交通噪声的烦恼度预测。将建立的烦恼度预测模型与通过仿真得到的噪声数据结合,可以为高架轨道交通噪声居民主观烦恼度的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微穿孔板-聚氨酯微孔薄膜复合结构吸声特性
陈亮, 沈敏, 何为, 余联庆, 王真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36-41.  
摘要377)      PDF(pc) (1551KB)(1085)    收藏
当微穿孔板背后空腔的长度受到结构限制,对于低频噪声很难吸收,在微穿孔板后增加一层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形成复合结构可增加低频吸声特性。设计一种改进的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流阻测量实验装置,充分考虑材料本身质量的影响,建立微穿孔板-可渗透薄膜复合结构声阻抗电声等效电路,该方法可普遍用于预测此类复合结构吸声特性。理论计算不同可渗透膜材料的面密度、流阻等参数对复合结构垂直入射吸声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穿孔板背后增加一层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可以在中低频段获得较好的吸声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微穿孔板—二次余数扩散体复合结构的吸声特性仿真分析#br#
林毅民, 李盈利,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68-74.  
摘要240)      PDF(pc) (2327KB)(1069)    收藏
我国铁路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列车运行速度不断加快,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轨道不平顺、列车交汇等产生一系列噪声,而微穿孔板—二次余数扩散体复合结构可以用于解决轨道交通系统的噪声问题。首先通过Comsol 有限元仿真对微穿孔板与7 阶二次余数扩散体的复合结构进行吸声特性探究,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验证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后续研究二次余数扩散体子背腔排列顺序对复合结构吸声特性的影响,发现只有保持二次余数扩散体腔体的对称性,才能使复合结构的吸声效果较好;探究二次余数扩散体子背腔折叠对复合结构吸声特性的影响,发现二次余数扩散体子背腔折叠对第一个吸声峰毫无影响,只对高阶谐振峰产生影响,背腔折叠的长度越大,第二个吸声峰发生频率越往高频移动;最后分析微穿孔板孔隙率、孔径及板厚对复合结构吸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穿孔板的孔隙率及板厚主要影响吸声频率,随着孔隙率(板厚)变大,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稍向高(低)频方向移动,而孔径主要对吸声性能起作用,孔径越小吸声峰越高。有关结论可为低频吸声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基于VMD-SVM的三相异步电机故障诊断方法
谢锋云, 胡旺, 刘慧, 赏鉴栋, 邱英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100-104.  
摘要249)      PDF(pc) (1510KB)(1067)    收藏
针对三相异步电机信号的不稳定性及故障特征提取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与支持向量机(SVM)相融合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采集的信号通过VMD分解得到IMF分量;其次,计算各个IMF分量的能量,再将其构成特征向量;最后对每种状态随机选取400 组输入SVM模型训练,将剩余每种状态100 组用于测试,通过预测标签与实际标签的比较来判断电机的故障状态。采用该方法对4 种不同的电机状态进行故障诊断,结果表明与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变分模态分解(VMD)提取各IMF 能量特征相比,基于VMD-SVM的三相异步电机故障诊断方法更具优越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带管路舱筏隔振系统动力学建模与管路设计方法
雷智洋, 陈志刚, 闫肖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30-35.  
摘要288)      PDF(pc) (2359KB)(1060)    收藏
针对带复杂管路的舱筏隔振系统,利用基于频响函数子结构综合的建模方法,建立带管路的一般的舱筏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设备管路与舱筏、艇体的连接方式,提出三种不同管路连接方式下的舱筏隔振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建立设备管路的设计准则。结果表明,设备管路最好通过刚性连接对称固定到舱筏上,然后管路再通过弹性连接与艇体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艇体振动声辐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声学性能预测
吴佳康, 柳政卿, 王秋成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203-208.  
摘要414)      PDF(pc) (1872KB)(1036)    收藏
本文旨在将微穿孔板吸音结构与多孔材料复合,得到中低频吸音性能较好的复合层声学结构。以微穿孔板多边形穿孔截面、穿孔率、空腔厚度和多孔材料类型为变量,设计复合层声学结构,给出复合层声学结构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声学有限元仿真预测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精度较高的微穿孔板实验样本,利用阻抗管法对复合层声学结构的吸声系数进行实验室测量。对比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发现两者具备很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复合层声学结构具有很好的中低频吸声系数,通过调整微穿孔板穿孔截面形状和穿孔率可以对中低频段(50-1600Hz)噪音进行有效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K-VMD融合包络熵与SVM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研究
刘强, 赵荣珍, 杨泽本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92-97.  
摘要325)      PDF(pc) (1824KB)(1029)    收藏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非平稳、非线性导致的故障特征难以提取和类别难以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占比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并融合包络熵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辨识方法。首先,设定VMD预分解层数K的范围,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其次,分别计算出在不同K值下对应的各模态能量和,根据各模态能量之和与原始信号的能量之间的比值,确定最佳分解层数;然后,依据峭度准则筛选出有效的模态分量,同时计算其对应的包络熵值并组成特征向量;最后,将所构建的特征向量输入SVM中进行轴承故障类别的辨识。通过对转子综合实验台所采集的滚动轴承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准确的辨别,为提高故障辨识准确率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Hilbert包络功率谱熵的曲轴轴系故障诊断
别锋锋, 李荣荣, 彭剑, 刘雪东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86-91.  
摘要257)      PDF(pc) (1927KB)(1027)    收藏
曲轴轴系是往复机械传动系统的重要组件之一,其工作状态对整套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具有直接的影响。研究针对振动信号分析的曲轴轴系的损伤模式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ilbert 包络功率谱熵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往复机械曲轴轴系损伤识别方法。基于曲轴轴系损伤机理展开研究,分析曲轴轴系发生故障振动的原因,建立典型的机械故障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构建故障模拟与振动测试系统获取曲轴实时振动信号;基于CEEMDAN方法对信号进行分解,选取峭度较大的本征模式分量进行Hilbert 包络解调分析获取包络矩阵,计算信号的瞬时包络功率谱熵,可以明显看出曲轴轴系故障表征;最后进一步用SVM完成模式识别。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往复机械曲轴轴系早期故障模式的识别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半主动悬架改进ADD控制策略研究
林长波, 王越, 许恩永, 刘夫云, 赵亮亮, 唐振天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197-202.  
摘要335)      PDF(pc) (1545KB)(1024)    收藏
半主动悬架具有成本适中、控制效果好的优势。通过仿真分析经典的加速度阻尼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加速度阻尼控制在降低簧上质量加速度的同时会导致悬架动行程恶化,且开关型控制策略会产生“振颤”现象。在加速度阻尼控制基础上提出一种阻尼连续可变的加速度阻尼控制。在1/4 车辆模型上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加速度阻尼控制策略保留了加速度阻尼控制策略对簧上质量加速度的优化效果,同时避免了动行程的恶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市域轨道交通高架列车车外噪声源识别试验
王朝亮, 吴晓龙, 张良涛, 张超, 罗云柯, 宋立忠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2): 185-189.  
摘要145)      PDF(pc) (2285KB)(1018)    收藏
基于波束形成技术,利用市域轨道交通D型车实车声源成像数据,研究市域列车整车车外噪声源频谱特性,分析受电弓、转向架等局部区域噪声源对辐射噪声的贡献特点,并评估局部噪声特性变化对总噪声特性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局部噪声源的贡献方面,市域轨道交通D型车转向架区域是主要辐射噪声贡献区,其贡献所占比重超过63 %,100 km/h 以上运行时其贡献所占比重超过80 %;受电弓区域是次级辐射噪声贡献区;其他区域的噪声贡献相对较小。试验研究成果可为市域轨道交通列车减振降噪优化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三维地震下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周旺旺, 刘德稳, 招继炳, 赵洁, 刘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6-12.  
摘要229)      PDF(pc) (2405KB)(1011)    收藏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基于此,建立某高层框架-核心筒层间隔震结构模型,在8 度罕遇地震下,输入一维、二维、三维地震,对设置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的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三维地震激励下,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增大,采用传统水平隔震支座容易出现拉应力超限问题。针对边缘隔震支座出现的拉应力超限问题,设置三维隔震支座结构,并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三维隔震支座后,解决了拉应力超限问题;结构的层间位移、基底剪力、楼层加速度均明显减少且结构核心筒损伤程度减轻,并且对竖向地震力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说明三维隔震支座隔减震性能优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风力发电机偏航驱动器振动优化方法
盛家益, 王旭晖, 王子琦, 李诤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80-85.  
摘要213)      PDF(pc) (1880KB)(1000)    收藏
针对某2 MW直驱型风力发电机偏航驱动器在特定工况下运行时的振动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偏航驱动器传动系统的多体耦合仿真模型,并计算偏航驱动器高速轴在特定工况下运行时的振动响应;根据偏航驱动器传动链在动平衡条件下的多体系统模态参数,对高速级齿轮副参数进行修正以调节激励频率范围,从而精确规避传动链在特定工况下的潜在共振风险,使传动链振动响应能够被有效控制。研究结论对优化偏航驱动器的振动特性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航空噪声预测及其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王超, 杨紫霞, 崔春梅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2): 230-236.  
摘要165)      PDF(pc) (1744KB)(993)    收藏
为了降低航空噪声对机场周边区域的影响,本文进行了面向未来规划的航空噪声预测及其影响评价方法研究。首先,根据当前实际飞行轨迹数据,分析得到机场起降交通流运行的普遍规律。结合机场交通流时空分布特性,建立面向未来规划的航空噪声等值线预测模型。为了直观评价航空噪声的影响,进行未来航空噪声等值线与机场周边土地的土地控制规划图的融合配准,从而实现未来航空噪声影响的可视化。最后,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总结提出机场周边土地与噪声相容评价及土地规划和相应飞机噪声隔声措施建议。以某大型机场为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并针对噪声问题,为机场周边主要区域土地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一种滚动轴承早期故障预警技术及试验验证
曹桂松, 苗慧慧, 王雨薇, 刘西洋, 曹玮, 陈果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2): 139-146.  
摘要149)      PDF(pc) (2652KB)(987)    收藏
针对滚动轴承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提出一种新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预警技术。首先,通过二进离散小波分解提取共振频带;然后,通过自相关分析抑制频带信号中的非周期性成分并进一步提升信噪比;最后,基于小波包络频谱构造一个新的特征量,通过该特征量的变化趋势来反映轴承的健康状态。将新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在线监测,分别对三组滚动轴承的全寿命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在线监测技术相较于传统有效值监测更为敏感,能够更早地发现滚动轴承早期微弱故障,实现故障的早期预警及定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阻尼连续可调半主动悬架平滑天棚控制策略研究
张丽霞, 李宁斐, 梁冠群, 危银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2): 169-173.  
摘要224)      PDF(pc) (1914KB)(980)    收藏
为了验证平滑天棚控制的有效性和其有效的参数优化算法,以2 自由度悬架系统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综合性能评价指标,经过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提升11.17 %。以舒适性为控制目标,采用随机路面激励,平滑天棚控制的簧上质量加速度均方根值与被动悬架和开关天棚控制相比,都有显著的降低;采用正弦扫频激励,对系统振动传递特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中高频段,平滑天棚控制对簧上质量振动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最后,通过半主动需悬架机械硬件在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滑天棚控制可以减少振颤,降低簧上质量加速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寿期末全尺寸燃料棒振动特性研究与验证
赵书峰, 孙靖雅, 徐时吟, 干富军, 朱丽兵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122-126.  
摘要245)      PDF(pc) (1850KB)(976)    收藏
压水堆核电厂中,燃料棒流致振动磨损是燃料棒失效最主要的原因,对核电厂运行经济性、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建立一种能够合理表征燃料棒动力学特性的振动模型,是开展燃料棒流致振动磨损分析方法研究的基础。以压水堆燃料组件单根燃料棒为研究对象,考虑寿期末格架对燃料棒失去夹持作用、多跨支撑等影响因素,建立燃料棒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寿期末效应对燃料棒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为了验证模型,在模拟寿期末燃料组件骨架中开展全尺寸燃料棒振动特性测量试验,获得格架松弛条件下燃料棒振动响应。从分析和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建立的燃料棒振动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其振动特性。该模型后续可以用于指导核燃料组件的设计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海洋平台周期桁架结构振动特性研究
夏兆旺, 曹锐, 茅凯杰, 许祥曦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63-67.  
摘要254)      PDF(pc) (1667KB)(969)    收藏
海洋平台长期处于洋流、台风及地震等恶劣环境中,其减振性能影响到设备运行和人员安全。基于周期导管结构的带隙特性,将海洋平台设计成全周期桁架结构。建立周期桁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海洋平台周期桁架结构的响应计算,对比了传统桁架结构与周期桁架结构的响应特性,研究周期桁架的几何结构参数对海洋平台结构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海洋平台周期桁架结构的减振性能比传统桁架结构的减振性能提高了4.5 dB,带隙范围内的振动得到了显著降低。因此,在减振设计领域,周期结构在海洋平台桁架结构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发动机进气噪声气动声源特性分析
刘军, 苏醒, 马家义, 杨志浩, 张惠威, 张宁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221-226.  
摘要275)      PDF(pc) (2147KB)(969)    收藏
目前主要通过进气空滤器对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气动噪声进行降噪,而通过对气动声源的研究进行源头降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但由于进气道-气门-燃烧室等的特殊性,难以测量声源的声学状况,故以进气道-气门-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研究气动声源位置分布。结果表明:进气门密封锥面处偶极子声源强度较大;两进气道的气流相遇处以及靠近壁面处四极子声源强度较大。在原有结构中改变进气门过渡圆角半径R对气动噪声源进行控制,R增大为11 mm时,偶极子和四极子声源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SPL)峰值分别降低7 dB和8 dB,噪声主要集中在中低频区域,频率大于2 000 Hz后SPL衰减迅速。增大R可以降低噪声源处的声能量,从而降低对外表现的噪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封面、目次
封面、目次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5): 0-1.  
摘要215)      PDF(pc) (2732KB)(96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水下爆炸载荷下圆管型加筋缓冲防护性能研究
叶珍霞, 谌勇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239-243.  
摘要167)      PDF(pc) (2257KB)(957)    收藏
为提高双层圆柱壳结构在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抗冲击性能,基于双层圆柱壳结构的特殊性,提出适用于双层圆柱壳的圆管型舷间加筋结构,即采用圆管来代替传统的T型加筋。首先开展带圆管型和T型加筋的双层圆柱壳远场水下爆炸试验,同时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圆管型加筋的抗冲击性能,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相对于T型加筋,圆管型加筋在水下爆炸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变形模式,即圆管的逐渐扁化;带圆管型加筋的双层圆柱壳结构加速度冲击响应峰值降幅达到40 %以上;圆管型加筋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在水下爆炸过程中吸收更多冲击能,同时使轻外壳和耐压壳的内能有所降低。因此,圆管型加筋比传统T型加筋具有更优的缓冲效果,可用于双层圆柱壳结构的缓冲和防护设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新能源电动汽车稳态工况车内声品质客观评价特征提取#br#
郝天一, 杨晋, 刘海, 李洪亮, 李维肖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179-184.  
摘要243)      PDF(pc) (1531KB)(955)    收藏
车内噪声是影响新能源电动汽车整体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更准确预测电动汽车车内噪声的声品质,以12辆国内典型的电动汽车车内驾驶侧噪声为输入,使用基于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比不同核函数及核函数的参数对特征提取准确性的影响,通过对控制变量取优的方式确定使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提取电动汽车车内声品质客观评价特征,并成功将8 维特征降低至4 维,得到影响电动汽车车内声品质的4 个主要客观参量依次为语音清晰度、A计权声压级、粗糙度、音调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高铁桩网复合路基参数对环境振动影响分析
高广运, 张璐璐, 游远洋, 耿建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1-5.  
摘要213)      PDF(pc) (1592KB)(95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一种新的求解振动相位方法在动平衡中应用
简彦成, 庆永胜, 贾维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241-246.  
摘要291)      PDF(pc) (2361KB)(948)    收藏
提出一种求解振动相位的新方法,并推导出求解振动相位公式。利用低通零相位滤波器对原始振动信号、原始键相脉冲信号同时进行滤波,结合推导出的振动相位公式,能够精准求解出振动相位。通过动平衡试验和工程实际中大型风机转子动平衡,都能够有效地降低振动,试验和工程实际都表明此方法提取的振动相位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高速电梯垂直方向动力学建模与计算研究
侯璋天, 张洪, 郑豪, 田中旭, 李奇彦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86-92.  
摘要210)      PDF(pc) (1608KB)(948)    收藏
为研究高速电梯振动问题,基于理论建模结合数值计算完成高速电梯垂直方向振动分析。基于子结构法建立适应性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方程、牛顿定律等处理曳引轮、补偿轮、轿厢等构件的动力学模型,并建立单元数可变的钢丝绳动力学模型;在数值计算方面,采用乔里斯基分解结合雅克比迭代方法计算自然频率和振型;采用ADAMS动力学仿真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和数值计算进行验证;探讨载重、轿厢高度、绳头弹簧刚度等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高速电梯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考虑波磨激励的城市轨道车辆轮对吸振器减振方法
游浩明, 文永蓬, 宗志祥, 李琼, 周伟浩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159-165.  
摘要182)      PDF(pc) (2120KB)(942)    收藏
以抑制钢轨波浪形磨耗导致的城市轨道车辆振动为目的,提出一种新颖的适用于城市轨道车辆的轮对吸振器减振方法,建立包含轮对吸振器的车辆-轨道系统耦合模型。通过对轨道不平顺和钢轨波磨综合激扰源的构建,分析钢轨波磨激励对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针对轨道车辆的轮对振动特性,讨论轮对吸振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钢轨波浪形磨耗会引起车辆系统各部件振动加剧,对轮对振动影响最为严重。在不同波长、不同波深波磨作用下,安装轮对吸振器的轨道车辆轮对振动都被很好抑制,轮对吸振器在不同速度以及不同载重工况下均有较好减振效果。轮对吸振器能够有效降低轮对的垂向振动,特别适合用于提升城市轨道车辆舒适性。研究工作为提高城市轨道车辆运行平稳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切向流作用下单层声衬噪声阻尼性能的数值研究
赵鹏瑜, 杨兴林, 马恒, 吴维维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229-236.  
摘要224)      PDF(pc) (2330KB)(941)    收藏
孔隙率是影响声衬噪声阻尼特性的主要结构参数,在声衬结构优化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首先,基于由一系列8 个完全相同的狭缝赫姆霍兹谐振器组成的单层声衬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研究切向流作用下单层声衬在不同孔隙率下的传输损失,然后优化设计一种双层声衬,并与单层声衬的吸声性能进行比较,通过数值结果与文献实验测量结果对比验证,讨论孔隙率、切向流及层数对声衬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流情况,切向流存在时,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单层声衬的吸声能力逐渐增强,噪声衰减主要发生在共振频率附近,同时切向流作用也会降低声衬产生的传输损失、改变共振频率,双层声衬的优势在于明显拓宽消声频率范围。研究成果为今后实际应用中声衬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可预测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约束阻尼对二维声学黑洞薄板减振特性的影响
魏海婴, 温华兵, 康钦伟, 黄惠文, 史自强, 吕世金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2): 253-258.  
摘要183)      PDF(pc) (2106KB)(939)    收藏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s,ABH)以结构厚度的幂律变化实现弹性波的汇聚,结合阻尼层能较好地抑制结构振动。为进一步实现结构的低频振动控制,将声学黑洞与约束阻尼复合,建立附加约束阻尼的二维声学黑洞薄板模型,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加速度响应与结构损耗因子,研究二维声学黑洞板附加约束阻尼后的减振特性,并通过二维声学黑洞薄板振动试验开展验证,最后探究约束层材料、厚度及约束阻尼半径对声学黑洞板低频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于附加自由阻尼,约束阻尼使声学黑洞薄板在第一阶共振峰处的加速度导纳降低12.61 dB;当约束层厚度为截断厚度的2 倍左右时,薄板整体可以达到较佳的减振效果。研究可为声学黑洞薄板结构的低频减振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带背腔薄膜型声学超材料低频隔声特性分析
王贡献, 史蒙飞, 向磊, 朱超, 胡竟争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75-79.  
摘要255)      PDF(pc) (1947KB)(933)    收藏
为弥补传统材料难以有效控制低频噪声的不足,提出一种由弹性薄膜、穿孔质量环和背腔组成的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建立单元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10 Hz~700 Hz频段内的薄膜振动特性,探讨薄膜预应力、穿孔半径、背腔高度、附加质量和薄膜厚度对隔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研究基于协同耦合隔声机理的多单元组合隔声效果。结果表明:薄膜与背腔和穿孔结构耦合能丰富薄膜在低频处的振动形式,较传统Helmholtz 共振腔和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具有更宽的隔声频带;在考虑频段范围内存在6 个声衰减峰,背腔高度、薄膜厚度和预应力的改变可使第三和第四峰值产生明显频率偏移,多单元协同耦合可实现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连续宽带隔声,分析结果可为低频噪声的轻质和宽带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基于FW-H方程的涡扇发动机射流噪声特性数值研究#br#
孙晨洋, 王平, 祁浩天, 袁梦铖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154-158.  
摘要202)      PDF(pc) (1812KB)(932)    收藏
锯齿形喷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而实用的射流噪声被动控制方法。采用大涡模拟与FW-H 方程(Ffowcs Williams and Hawkings Equation)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圆形喷口和锯齿型喷口的流场和远场噪声。分析锯齿的分布方式以及结构参数对降噪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尾喷管的射流核心区域温度较高,湍动能值较小,整个核心区域呈现锥形。锯齿型喷口可以有效抑制低频段喷流噪声;仅在内涵添加锯齿结构的喷口降噪效果最好,可以降低整个频段的噪声;齿数增加与切入角变化对降噪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振动分析与控制
禹贵成, 严映华, 黎明, 尹爱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4): 250-255.  
摘要359)      PDF(pc) (1718KB)(930)    收藏
针对某储气库往复式压缩机组一级进气缓冲罐振动超标问题,对进气缓冲罐的振动及压力脉动进行测试分析,结合数值仿真分析讨论引起压缩机组进气缓冲罐振动超标的主要因素。为了有效解决缓冲罐振动超标问题,提出更改缓冲罐结构、安装刚性支撑和改变缓冲罐进气方向等振动治理方案,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根据现场工艺要求和条件,完成一级进气缓冲罐的现场改造,并进行现场振动测试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治理后振动速度最大值为7.83mm/s,压力不均匀度为0.945 %,均满足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618 标准要求。压缩机组进气缓冲罐振动治理实施效果表明,所提出的减振措施有效降低进气缓冲罐的振动,延长了缓冲罐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其可靠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高锰基合金阻尼性能参数的测定方法研究
熊亚军, 刘艳, , 李秋彤, , 姜秀杰, 袁贤浦,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258-264.  
摘要212)      PDF(pc) (1944KB)(929)    收藏
高锰基合金是一种阻尼性能优良的阻尼合金。采用振动梁法、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模态阻尼法、自由振动衰减法和动态机械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DMA)测试法测定其损耗因子,并分析应变幅值对损耗因子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各测量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结果显示:在小变形条件下,在不同振动应变幅值测得的高锰基合金损耗因子存在较大差别,振动应变幅值改变时测得损耗因子范围为0.026~0.133,且损耗因子随振动应变幅值的增大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不同测试方法均会由于试验原理及方法的适应性及原理性差异,而产生各种误差。应根据实际测试条件、测试成本等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测定。结论可为该类材料阻尼的测量分析提供重要的工程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济南2 号线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环境振动测试分析
魏焕卫, 刘亚珍, 陈娟, 罗威, 孔令坤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2): 222-229.  
摘要223)      PDF(pc) (2543KB)(929)    收藏
为了解济南地区地铁运营产生的环境振动特性,分别在地铁车站、区间地面及邻近建筑物不同位置处设置测点,全面测试地铁2 号线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情况,分析不同测点振动响应的时频特征,探讨地铁环境振动在地面及不同结构物中的传播规律。研究表明:随与地铁隧道距离的增加,环境振动周期性逐渐减弱,地铁车站、区间地面及邻近建筑物内振动水平分布介于0.09 mm/s~0.72 mm/s、0.11 mm/s~0.64 mm/s 以及0.07 mm/s~0.15 mm/s 之间;地铁车站和邻近建筑物内振动频率成分较区间地面更为丰富,体现土体的材料阻尼和结构物激发中高频振动的作用。不同场地及建筑物内振动传播规律不同,建筑物基础和底板起到隔振减振作用。研究成果使现有地铁环境振动实测结果数据得到进一步充实,可为类似地层数值计算提供验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