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单联和双联液压管路系统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李喆, 王元元, 刘海涛, 林君哲., 韩清凯.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5): 245-250.  
摘要103)      PDF(pc) (1776KB)(193)    收藏
飞机液压管路常用于发动机的燃油与滑油输送,由不同种类的卡箍将其固定,组成液压管路系统。根据管路形状不同,连接形式多样,常见的包括单联液压管路系统和双联液压管路系统。为避免复杂工作环境下因流固耦合振动而导致管路系统出现振动失效等问题,以典型的单联和双联液压管路系统为对象,基于管路本体的Euler-Bernoulli梁假设和黏弹性材料假设,采用牛顿法分别对管路和管路中的流体进行受力分析,再通过加减消元推导出管路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然后,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依据管路两端一般支承的边界条件求解出管路系统模态函数和频率方程,并通过Galerkin 法将单联和双联管路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展开,进行振动特性的计算分析,获得内部液压油的流速、压力以及质量比对液压管路系统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EEMD-AESSAICA的电驱动单通道噪声源分离识别
甄帅, 李基芳, 刘海, 李维肖, 杨瑞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4): 157-163.  
摘要88)      PDF(pc) (2339KB)(246)    收藏
为准确分离识别电驱动总成的噪声源,提出一种集合经验模态(EEMD)与改进樽海鞘的独立分量分析(AESSAICA)方法。首先针对传统盲源分离方法存在收敛速度慢、分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樽海鞘算法的盲源分离算法,提出自适应领导者数目的精英方向学习策略,其能够平衡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矛盾、加快收敛速度。其次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比传统独立分量算法在分离效果上提升4.38 %,能够提高分离效率,提升分离结果质量;然后联合EEMD和AESSAICA算法提出的单通道盲源分离方法,同时验证其相似系数在0.96 以上;最后采用该方法分离识别电驱动主要噪声分量。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电驱动各独立噪声源,通过减速器噪声实验验证最大分离误差为1.1 %,分离结果的准确性得到证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新能源电动汽车稳态工况车内声品质客观评价特征提取#br#
郝天一, 杨晋, 刘海, 李洪亮, 李维肖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1): 179-184.  
摘要289)      PDF(pc) (1531KB)(1039)    收藏
车内噪声是影响新能源电动汽车整体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更准确预测电动汽车车内噪声的声品质,以12辆国内典型的电动汽车车内驾驶侧噪声为输入,使用基于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比不同核函数及核函数的参数对特征提取准确性的影响,通过对控制变量取优的方式确定使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提取电动汽车车内声品质客观评价特征,并成功将8 维特征降低至4 维,得到影响电动汽车车内声品质的4 个主要客观参量依次为语音清晰度、A计权声压级、粗糙度、音调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展向波纹结构受电弓杆件减阻降噪研究
张长亮, 刘海涛, 周新, 杨春辉, 肖乾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6): 126-133.  
摘要324)      PDF(pc) (2389KB)(66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换挡加速度信号的EMD和小波阈值降噪方法
刘海江,刘世高,李敏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 38 (2): 198-203.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02.037
摘要201)      PDF(pc) (1763KB)(1072)    收藏

针对采集的换挡工况加速度信号中存在的噪声对换挡品质评价指标值提取的准确性和复杂性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小波阈值方法结合的信号降噪方法。首先利用EMD将含噪的原始信号分解为有限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然后对高频imf分量进行小波阈值降噪,并将降噪后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利用EMD进行重构得到降噪后的信号。最后对某一换挡工况的加速度信号进行降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换挡加速度信号降噪方面,基于EMD和小波阈值的降噪方法与传统的EMD分解降噪、小波阈值降噪相比,能够更好地保留原始信号特征形态,降噪效果更明显。该方法为换挡加速度信号的降噪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为后续整车驾驶性评价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小波变换的整车驾驶性评价信号去噪
刘海江1,李敏1,黄伟1,童荣辉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 38 (1): 103-108.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01.020
摘要294)      PDF(pc) (1344KB)(846)    收藏

整车驾驶性评价试验采集的加速度信号中混有噪声,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针对整车驾驶性评价试验中采集的加速度数据存在的噪声对驾驶性评价指标值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于整车驾驶性评价试验数据的小波去噪方法:根据整车加速度数据特征,初步选择备选的小波基函数,通过评价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确定最优的小波基函数和阈值选取规则组合,在此基础上对含噪信号进行多个尺度的分解,通过评价由平滑度和均方根误差构造的复合指标确定最优小波分解层数,从而实现对噪声信号的滤除。对一换挡工况的加速度试验数据采用上述方法的去噪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小波去噪方法不仅较好地保留了换挡工况中用于评价驾驶性的振动与冲击指标特征,并且能够有效地提取信号的有用频率成分,保证了驾驶性评价指标值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电驱动动力总成噪声识别与优化
杨远1, 刘海1, 陈勇1, 李占江2, 李洪亮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7, 37 (6): 102-106.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7.06.021
摘要267)      PDF(pc) (1635KB)(1417)    收藏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与传统汽车存在着明显区别,其噪声源也有较大差异。以新型“低速重载”电驱动动力总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加速与匀速运行状态下的噪声情况,运用单体声功率及频谱分析的方法识别出变速器齿轮产生的啮合噪声是电驱动动力总成系统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采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齿轮传动系统模型,通过齿轮微观修形和传递误差计算的方法对噪声贡献量大的啮合齿轮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改善电驱动动力总成系统的声学环境,为改进低噪声的动力总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新型恒力末端执行机构力学特性研究
刘海平1, 2,孙鹏飞1, 2,从强1,史文华1,王耀兵1,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6): 26-31.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6.006
摘要277)      PDF(pc) (1980KB)(1060)    收藏

单根纵向受载变形梁与线性螺旋弹簧并联使用,提出一种可实现恒力输出的新型末端执行机构。分别建立了单根受载变形梁和恒力末端执行机构的力学模型。利用解析方法参数化分析了单根受载变形梁设计参数和线性螺旋弹簧预载荷对恒力末端执行机构输出力学特性的影响。考虑恒力末端执行机构在未知环境精细操作过程中冲击载荷的影响,假设受到典型半正弦冲击载荷作用,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恒力末端执行机构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单根受载变形梁的纵向预压缩量、自由长度和线性螺旋弹簧预载荷可调整恒力机构的输出力幅值和有效恒力范围;冲击脉冲持续时间长度和系统阻尼可影响恒力末端执行机构输出动态力的幅值和衰减时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某航空发动机轴流叶轮叶片变形故障分析
吴桂娇1,2,何刘海1,刘杰薇1,高粱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4): 140-143.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4.029
摘要277)      PDF(pc) (1343KB)(1233)    收藏

某航空发动机在地面试验中出现效率下降且伴有啸叫声的异常现象。根据对所测振动、噪声信号的详细分析,成功判断出该发动机第一级轴流叶轮叶片发生变形。国内外对于发动机转子叶片发生变形故障时的噪声数据研究较少,通过对该发动机故障的详细分析,得到转子叶片发生变形故障时噪声频谱的特征,为转子叶片变形故障的准确判断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往复泵曲柄连杆机构振动特性分析
夏江敏1,刘海冰2,张振海1,朱石坚1,俞翔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3): 151-154.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3.031
摘要296)      PDF(pc) (1317KB)(1352)    收藏

运用刚性和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对舱底泵曲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分析出其主要激励力频率和大小,并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对其进行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和振动分析。结果表明,用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将机构柔性化,能够更加准确揭示其振动特性,对往复泵设计和低噪声修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主动结构的控制律辨识研究
刘海标,宋汉文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4): 119-122.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4.026
摘要250)      PDF(pc) (927KB)(1126)    收藏

主动控制结构主要运用于包括振动、声学、转子动力学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对于各种主动结构,其控制律显然是最能反映主动结构动力学特征的参数。在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后,得到了在单点控制单点反馈条件下,对其反馈信号类型及其反馈增益的辨识公式。该方法由频响函数直接构造,其表达简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通过实例的数值计算也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汽车起步颤振的时频分析
倪强 1,刘海生 1,田超峰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1): 108-113.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1.022
摘要2218)      PDF(pc) (1718KB)(3351)    收藏
汽车以不同的挡位和节气门开度在平路和坡路上起步时,出现的颤振,并会伴隨传动系剧烈的扭转振动现象。这种失稳现象从产生到减缓的全过程中,其振动加速度信号的频率分量和振幅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由此,在采用短时付里叶变换、Wigner-Ville分布及连续小波变换三种时频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实车坡道M2档小油门工况下车上不同位置的颤振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得到怠速、颤振和平稳行驶三个阶段的振动时频特性,并结合FFT频域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三个阶段的频率特性,及其颤振的原因和控制传递路径的有效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铁路车辆车轮高频振动2D轴对称模型计算分析
刘海平;吴天行
   2010, 30 (6): 114-118.  
摘要1334)      收藏
文中采用2D轴对称模型对车轮进行模态分析,以此为基础用模态迭加法计算车轮的动态响应。计算车轮动柔度代表车轮振动响应。在计算车轮动态响应时,不仅考虑了车轮的弹性模态,也考虑了车轮的刚体模态。论文深入分析了振动响应计算采用轮对和车轮模态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包含车轴的模态和车轮的刚体模态对2000 Hz以下频段振动响应有影响。通过修正单个车轮模态阻尼比得到车轮振动响应与轮对计算结果在1000 Hz以上频段良好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