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考虑剪力铰与钢弹簧变刚度下浮置板轨道减振特性研究
黄腾锋, 万灵, 黄强, 张雨萱, 崔正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4, 44 (2): 185-191.  
摘要50)      PDF(pc) (2660KB)(228)    收藏
针对浮置板轨道中浮置板端部位移偏大的问题,研究剪力铰设置与钢弹簧变刚度两种方式对浮置轨道位移的改善效果。将剪力铰简化为剪切弹簧阻尼单元,根据浮置板挠度分布及钢弹簧间距调整浮置板下钢弹簧刚度,基于振型叠加法和龙格-库塔法数值计算研究不同剪力铰刚度与钢弹簧刚度下浮置板轨道的减振特性。研究表明,设置剪力铰可以有效减少浮置板端部的位移差,但主要对端部3 m左右范围内的浮置板位移改善较为有效,剪力铰刚度并非越大越好,刚度取值应使浮置板和钢轨的位移波动幅度尽可能小。在钢弹簧总刚度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浮置板挠度分布调节钢弹簧刚度对浮置板位移和端部位移差的改善效果不大,但可以有效减少钢轨位移及其波动幅度,且长型浮置板轨道下的减振效果更好。适当扩大钢弹簧间距从而增大弹簧刚度可以改善浮置板轨道的位移响应,但间距过大时浮置板位移会出现剧烈波动。研究可为浮置板轨道的减振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移动简谐荷载下曲线整体式轨道振动特性研究
崔正阳, 黄强, 黄腾锋, 张雨萱, 郑荣跃,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4): 7-13.  
摘要148)      PDF(pc) (2196KB)(303)    收藏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曲线段线路增多,曲线轨道的环境振动问题逐渐引发社会关注。以曲线整体式轨道为例,利用双重傅里叶变换和围道积分推导移动简谐荷载下曲线轨道的挠度响应解答,研究曲线轨道的频散特性及空间振动特性。研究表明,曲线轨道的自振频率与频散曲线的最小频率接近,约等于单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的自振频率计算值。当扣件阻尼为欠阻尼时,轨道挠度随荷载频率升高先增大后减少,最大值在自振频率位置,当扣件阻尼过大时,轨道挠度随频率升高不断减少。在满足曲线轨道最小曲线半径的要求下,列车速度对曲线轨道竖向挠度的影响很小,径向挠度则随列车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一个理想车速使得径向挠度为零。增加曲线半径对竖向挠度无影响,但会引起原理想车速范围内径向挠度增大和最大扭转角值减少,增加超高角对竖向挠度也无影响但可以有效减少径向挠度。研究对于曲线轨道的减振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考虑能控特性的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算法性能分析
彭虎1,张进秋2,张雨2,彭志召2,韩朝帅3,王辉4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 38 (3): 66-7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03.012
摘要214)      PDF(pc) (1651KB)(870)    收藏

为实现电磁作动器(Electric Actuator,EA)与磁流变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并联组成的复合式电磁悬挂(Composite Electrical-magnetic Suspension,CES) 在半主动馈能工况条件下的自供能,需同时考虑降低车身垂直加速度及降低控制功耗两方面因素。为解决算法控制性能评价的问题,在原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能控比(Energy Consume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Ratio,ECR)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在C级随机路面条件下,分析车速对天棚ON-OFF、连续天棚及改进型天棚3种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算法的ECR的影响,并从时域的角度对ECR评价3种算法控制性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得到最优天棚控制算法。结果表明:天棚ON-OFF、改进天棚及连续天棚对乘坐舒适性性能的改善依次增大;ECR可有效对3种控制算法性能进行评价,连续天棚半主动控制算法综合控制性能最优,适用于CES的自供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用混沌参数甄别车辆悬架振动信号的周期性
彭富明 1,汪正杰 1,张雨 2,王玉国 2,吴凯 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4): 104-108.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4.023
摘要218)      PDF(pc) (1200KB)(949)    收藏

悬架—车轮系统隔振参数选择的正确与否取决于系统振动信号周期性的好坏,而单纯用肉眼无法有效判别振动信号周期性的差别。用Grassberger-Procaccia(G-P)算法和小数据量法合理选择嵌入维数、延迟时间和序列平均周期等重要参数,并且在对数曲线图中准确划定无标度区,以得到比较客观的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结果表明:采用关联维和最大Lyapunov指数作为判据,可以对悬架—车轮系统振动信号作周期性甄别,从而更准确地评价汽车悬架隔振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采用拟脉冲激励法检测汽车悬架参数时的几点考虑》
张雨;
   2010, 30 (3): 104-107.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0.03.028
摘要1876)      PDF(pc) (257KB)(1256)    收藏
为了保障拟脉冲激励法检测汽车悬架参数的效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们是:采用按压激励,采用平板式检测,计算悬架参数族,采用关联维D2和最大L指数λmax甄别样本周期性,选取最大/次大超调量计算阻尼比ξ。将这些措施付诸实施,检测了两种试验车的悬架参数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