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双出杆液压减振器高频特性模型研究
李文秀,董大伟,徐昉辉,闫兵,黄燕
噪声与振动控制   
2. 车用交流发电机电磁振动噪声预测研究
赵汝炫1,董大伟1,闫兵1,张胜杰2,唐琴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7, 37 (3): 52-57.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7.03.010
摘要243)      PDF(pc) (1768KB)(1752)    收藏

为了从发电机设计之初就能精确预测其振动和噪声,进而进行优化设计,需要建立一个电磁振动噪声预测分析模型。以一台36槽6极对的爪极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作用在定子铁芯上的电磁力,再耦合到电机结构模型中计算瞬态电磁振动,最后将电机振动响应作为声学边界条件,利用时域边界元法计算出电机的辐射噪声。计算表明该发电机的电磁振动噪声频率以36谐次为主,与实验测试的噪声频谱分布相同,两者最大声压级相差2.9 dB,实现了较高精度的电磁振动噪声预测分析,对发电机NVH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中间构架柔性对双层隔振系统隔振特性的影响
刘洋山1,孙梅云2,闫兵1,陈俊1,周国豪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4): 92-96.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4.020
摘要233)      PDF(pc) (1511KB)(1056)    收藏

为定量分析中间构架柔性对内燃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隔振特性的影响规律,指导双层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建立中间构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计算,通过与试验模态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Adams中建立考虑中间构架柔性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及将中间构架视为刚体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自由振动和扫频分析,得到中间构架柔性对双层隔振系统隔振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间构架柔性会使系统固有频率及主模态方向解耦度减小,并使系统幅值响应出现“移频”、“增频”现象,其中低频段以“移频”为主,高频段以“增频”为主,中频段二者同时出现。相关结论可为隔振设计以及耦合振动的有效控制提供动力学方面的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柴油发电机组隔振系统静平衡随机因素分析
周国豪,闫兵,董大伟,刘洋山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3): 85-88.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3.018
摘要221)      PDF(pc) (1000KB)(746)    收藏

通过国标或铁标、行标将隔振器刚度偏差、底座加工偏差、质心位置偏差、质量偏差这四种主要不确定性因素拟合为正态分布,并确定其均值与标准差。采用蒙特卡罗法对隔振系统静压缩量与最大静压缩量差进行分析,得到单因素以及多因素下柴油发电机组隔振系统静压缩量与最大静压缩量差的大小,以及最大静压缩量差满足小于1mm的概率。探寻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隔振系统静平衡影响的大小,避免因精度要求、制造偏差等原因对隔振性能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在保证隔振器性能基础上能够较经济地制造隔振系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 ANSYS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定子建模方法分析
张艺华 1,闫兵 1,张胜杰 2,唐琴 2,吴磊平 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5, 35 (4): 30-34.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5.04.007
摘要221)      PDF(pc) (1183KB)(1518)    收藏

为了准确预测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振动和噪声,需要得到电机定子准确的模态特性,而准确的仿真计算模态前提是要有准确的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 ANSYS对定子铁芯分别建立实体与片状结构模型计算得到模态特性,并结合实验结果确定定子铁芯采用实体结构模型与实际最接近且计算最简便。在确定定子铁芯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对绕组通过不同的等效方式组成不同的定子模型来计算得到不同的定子模态结果,结合实验结果来选取最符合实际的模型,从而确定绕组采用等效体积的方法与实际最接近,最终确定电机定子的建模方法,为后期仿真计算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汽车传动系扭振引起的车内轰鸣声控制方法
王东 1, 闫兵 1,王东亮 2,王媛文 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5, 35 (2): 73-76.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5.02.018
摘要325)      PDF(pc) (1211KB)(1769)    收藏

某前置后驱微型客车存在低转速车内轰鸣声的问题,研究表明该轰鸣声由传动系扭振引起。首先对传动系扭振影响车内噪声的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传动系扭振当量系统模型并进行自由振动计算。同时建立对象车型发动机仿真模型,从而获取发动机激振力矩,完成受迫振动计算。然后开展传动系扭振测试,并将自由振动及受迫振动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利用此模型研究对象车型传动系扭振特性,从减小经后桥及后悬架向车身传递的扭振激励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控制主减速器处扭振幅值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改善低转速车内轰鸣声效果明显。上述工作对解决同类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车用交流发电机气动噪声试验研究
张亚东1,董大伟1,闫兵1,华春蓉1,张胜杰2,王媛文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3): 107-110.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3.022
摘要220)      PDF(pc) (1529KB)(1238)    收藏

针对某型汽车交流发电机在高速段(6 000 r/min以上)噪声源以及各主要阶次对总噪声的贡献量问题,对交流发电机进行噪声测试分析。通过阶次分析得出气动噪声的频率特性,采用交流发电机有无前、后扇叶分别单独运转等试验方法确定各阶次噪声的具体来源以及前后扇叶对主要单阶次贡献量的大小。得到前后扇叶为该型交流发电机的气动噪声声源,第6、8、10、12、18等阶次为该型交流发电机的主要气动噪声成分;前扇叶对12、18阶次噪声贡献明显比后扇叶大,后扇叶对6、8、10阶次噪声的贡献较前扇叶大。该方法对汽车交流发电机的气动性能和高转速下噪声的改进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内燃动车动力总成隔振性能分析
孙梅云1,曾锐2,孙玉华2,闫兵2,王东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2): 89-93.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2.020
摘要242)      PDF(pc) (1517KB)(1475)    收藏

大功率柴油机产生的宽频带振动,双层隔振系统具有良好的高频隔振能力,已在船舶等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在中、高速柴油机的内燃机车等领域,国内对于双层隔振系统的应用研究很少。结合国内首次研制的某型内燃动车动力总成系统,对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识别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作用在柴油发电机组上的激振力(矩)特性;然后建立了双层隔振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求得了理论力传递率;最后进行了双层隔振系统力传递率测试,获得了双层隔振系统实际力传递率,其力传递率明显低于单层隔振系统。对于双层隔振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用1(1/2)维谱结合小波包能量提取地震动信号特征
张亚东,华春蓉,董大伟,闫兵,鲁志文,谢逍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1): 164-168.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1.037
摘要258)      PDF(pc) (1132KB)(1459)    收藏

针对车辆(轮式车、履带式车)引起的地震动信号中,具有非平稳、非高斯性特征相互重叠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地面活动目标产生的地震动信号特性;从理论上说明了1(1/2)维谱可消除车辆引起的地震动信号中的高斯白噪声或有色噪声,在将[112]维谱分析和小波包能量谱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特征提取方法,以便区分不同的车辆目标。在时频域构建以[112]维谱和小波包能量谱作为地震动信号的联合特征向量,建立以训练误差为目标的BP神经网络模式分类器;然后对两类车辆信号进行识别。地震动信号的车辆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和有效地识别车辆引起的地震动信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车用发电机的模态分析
尚修敏 1,闫兵 1,董大伟 1, 张胜杰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6): 110-114.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6.024
摘要187)      PDF(pc) (1449KB)(2707)    收藏

针对电磁共振引起的车用发电机在低速段噪声超标问题,对发电机振动模态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材料参数通过零部件自由状态下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进行校准,约束状态下整机模型仿真结果与整机模态试验结果趋于一致,最后对发电机端盖结构改进实现降噪亦证实噪声超标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动力机械动态工况共振幅值特性研究
张敬义 1,闫兵 1,董大伟 1,雷应锋 2, 3,祁平 4,王媛文 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1): 51-55.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1.011
摘要1590)      PDF(pc) (1281KB)(2134)    收藏
动力机械转速在其范围内变化的动态工况共振幅值特性,对动力机械强度分析和试验参数设定等问题有直接影响。首先应用杜哈梅积分对动态工况激振力响应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动态工况激振力的响应无解析解,但可利用数值积分法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动力机械动态工况共振幅值随提速率的增加逐渐减小,当提速率较低时动态工况共振幅值逐渐接近稳定工况共振幅值的结论。最后利用4100 QB型柴油机扭振共振幅值和JFZ172 L型发电机结构共振辐射噪声声压级随提速率变化规律进行试验验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汽车用发电机NVH性能测试声学实验室设计及鉴定
辛阳;董大伟;闫兵;张胜杰
   2012, 32 (3): 147-15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2.03.034
摘要2113)      收藏
针对汽车用发电机NVH性能测试要求,建立专用的声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声学测试间和控制间组成,由声学隔墙隔开。参照GB/T 3767-1996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及相关企业测试要求进行设计,建成后通过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鉴定,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介绍该实验室的设计方法及鉴定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车用电机噪声振动分析系统开发及应用
谭喜;董大伟;闫兵;张川
   2010, 30 (6): 96-100.  
摘要1240)      收藏
以车用电机为对象,从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两方面实现了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的开发。该系统以时域分析、频谱分析以及阶比分析等为信号处理核心,可有效地对车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稳态、升/降速非稳态的噪声振动进行分析。以某型交流发电机升速过程噪声振动测试为例,简要介绍了系统的应用。并通过近两年对多种车用电机的噪声振动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