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金属橡胶非线性隔振器试验研究与参数分析
李玉龙1,白鸿柏1,何忠波2,路纯红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5, 35 (2): 194-200.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5.02.043
摘要220)      PDF(pc) (1528KB)(1197)    收藏

研究了变激励条件下金属橡胶非线性隔振器的参数变化。以某型隔振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静态试验及不同正弦激励条件下动态试验。借助双折线泛函本构关系的本构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不同激励条件下的隔振器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通过识别参数的对比得到了隔振器各参数在不同激励情况下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对金属橡胶非线性隔振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时,必须首先对实际工况下隔振器进行动态试验。再通过参数识别获取隔振器准确的数学模型,才能对金属橡胶隔振系统进行准确的动力学分析。为金属橡胶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般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应用复合减振器的梯形轨枕提高轨道的减振效果
黄凯,白鸿柏,路纯红,李冬伟,李玉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5): 161-165.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5.035
摘要276)      PDF(pc) (1335KB)(1511)    收藏

为了分析使用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的梯形轨枕轨道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减振效果以及地表振动传播规律,将地铁对沿线的振动影响问题简化成平面应变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建筑物—地铁隧道—土层二维有限元模型。把仿真计算得到的道床加速度作为模型激励,研究使用复合减振器与普通线性减振垫的梯形轨枕轨道,对环境的振动影响差异,对复合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做出评价。研究使用复合减振器的梯形轨枕轨道引起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线性减振垫,金属橡胶—碟簧复合减振器可以提升减振效果,具有替换减振垫的可行性;得出地铁列车作用下的地表振动特性,并与文献结论做比较,证明模型的合理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车用柴油机电控器金属橡胶隔振器设计与试验
白鸿柏,路纯红,李冬伟,曹凤利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5): 155-157.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5.033
摘要317)      PDF(pc) (916KB)(1336)    收藏

针对车用柴油机电控器振动损坏难题,设计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电控器减振缓冲的金属橡胶隔振器。隔振器采用金属橡胶作为减振元件,与现有隔振器相比,具有不惧高低温、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占有空间小等优点。同时,开展金属橡胶隔振器的试验研究,重点探讨几何尺寸、成型压力、毛坯质量相同时,金属丝直径、热处理状态对金属橡胶隔振器弹性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超低频非线性隔振系统的研究》
路纯红;白鸿柏;杨建春;李志尊
   2010, 30 (4): 10-12.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0.04.003
摘要2680)      PDF(pc) (967KB)(1882)    收藏
通过分析正负刚度并联隔振机理,提出了一种新型超低频被动隔振系统。该系统采用负刚度机构与正刚度弹簧并联,具有高的支撑刚度和极低的运动刚度,且系统刚度呈现非线性,解决了传统被动隔振系统存在的超低频隔振难题。通过对该系统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给出了系统刚度表达式及在平衡位置处的零刚度条件,为新型超低频非线性隔振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simulink的非线性振动系统仿真》
路纯红;白鸿柏;韩凤起;孟秋红
   2010, 30 (2): 43-44.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0.02.043
摘要3339)      PDF(pc) (637KB)(2275)    收藏
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双折线迟滞恢复力的仿真模型,并对非线性振动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Simulink软件编程简单,可靠性高,利用其对非线性迟滞振动系统进行仿真,能够很容易地得到系统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时域曲线,方便、髙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