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单元并排式阻性消声器消声量计算方法
吴健, 蒋浩杰, 白晓春, 耿明昕, 方迪可, 翟国庆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4, 44 (3): 282-288.  
摘要12)      PDF(pc) (2235KB)(7)    收藏
采用Belov 公式计算单元并排式阻性消声器消声量误差较大,为提高计算精度,按以下步骤构建单元并排式消声器消声量计算模型。(1)将消声器划分为角单元、边单元和内部单元等3 种基本单元,采用Belov公式计算各基本单元传递损失(Transmission Loss,TL);(2)假设消声器入口端声能均匀分布,根据各基本单元入口端声功率和传递损失计算公式确定其出口端声功率;(3)根据消声器入口端和出口端总声功率得到消声量理论值TLt;(4)将11 425 Pa∙s/m2作为流阻率基准值,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采用该流阻率多孔吸声材料的消声器消声量仿真值TLs,得到仿真值和理论值的比值K1(即TLs/TLt);(5)通过仿真进一步确定多孔吸声材料流阻率和基准流阻率不同情况下消声器消声量的比值K2,拟合获得K2与流阻率σ 的关系函数K2(σ);(6)建立单元并排式阻性消声器消声量计算模型TL=TLt∙K1∙K2(σ)。实测结果表明,根据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消声器各倍频带传递损失值与实测值绝对误差均小于2 dB,相对误差均小于10 %。模型适用于计算采用不同多孔吸声材料、具有不同结构尺寸的单元并排式阻性消声器的消声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Kirchhoff公式电晕可听噪声预估模型的应用
吴健1,吴九汇 2,耿明昕1,弟泽龙 2,刘哲超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6): 112-116.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6.025
摘要302)      PDF(pc) (1316KB)(1314)    收藏

研究基于Kirchhoff公式建立起的电晕可听噪声理论预估模型在实际中的适用性。线路自身参数及所处环境参数都对电晕可听噪声产生影响,根据已有模型,分析计算导线半径、导线架设高度、相间距、分裂子导线数目、海拔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裂导线和增大导线半径可以明显降低噪声,且增加分裂子导线数目有助于降低噪声,而提高导线架设高度、改变相间距或分裂圆半径不具有降噪效果,同时计算表明电晕可听噪声随海拔的升高而加剧。所得规律有助于指导输电线路的规划设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