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穿孔膜与扬声器组合结构吸声性能研究
张鹏, 李贤徽, 盖晓玲, 王文江, 李幸运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227-231.  
摘要545)      PDF(pc) (1818KB)(627)    收藏
针对穿孔膜结构低频吸声能力不足问题提出穿孔膜-扬声器复合吸声结构。将扬声器放置于穿孔膜结构后端组成复合吸声结构,可改善结构的低频吸声性能。利用传递矩阵方法建立复合结构吸声理论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软件对其吸声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并通过阻抗管实验对复合吸声结构的声学性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复合吸声结构的理论和实验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扬声器在低频段引入一个吸声峰,调节扬声器的背腔深度可以扩大复合结构的吸声带宽,调节穿孔膜的背腔深度可以使吸声峰值向低频方向移动。合理地设计扬声器和穿孔膜的背腔深度,可以实现结构的高效低频吸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单车噪声排放模型对比
蒋从双 1,2,王文江 1,2,李贤徽 1,2,张斌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2): 70-74.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2.016
摘要308)      PDF(pc) (1111KB)(1417)    收藏

针对国内外常见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中的单车噪声排放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详细分析模型的结构与特点:7.5 m处噪声大小、不同类型车辆噪声的差别以及车辆加速状况与匀速状况噪声的差别,并对我国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道路交通噪声源强快速建模方法
杨洁,李贤徽,蒋从双,王文江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1): 140-145.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1.032
摘要401)      PDF(pc) (1162KB)(1952)    收藏

道路交通噪声源强的预测是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的关键。由于车辆状况、道路状况等在我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在采用国外道路交通噪声源强模型时将导致准确性降低。建立源强模型通常采用的实验方法对场地要求严格,样本数量需求巨大,不易获得本地模型。基于标准实验情况建立的模型不一定适用于复杂的城市交通流。为此,提出一种简单快速建立符合本地城市交通特点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以实测交通流数据计算观测点噪声,通过优化算法求解最优参数,确定本地化源强模型。该方法利用多辆车共同作用得到的等效声级,反演得到单车模型,既包含了丰富的样本,又节省测量时间。以北京选取道路的实践为例,建立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快速易行,准确性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