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探讨两种建筑隔振基础措施在地铁沿线物业开发中的应用
宋瑞祥1,张学刚2,孙国栋2,张璋2,王亮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 38 (5): 156-16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05.028
摘要180)      PDF(pc) (2002KB)(1316)    收藏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引起的人居环境振动问题,介绍了建筑基底铺设减振垫及设置钢弹簧支座等两种不同柔性隔振措施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以某邻近地铁线路大型混合地块项目开发为例,在振源难以控制的前提下,对应用上述措施的隔振效率、经济指标及对结构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种基础隔振措施均能有效降低振动传递至建筑结构的水平,但在经济指标及对结构设计影响程度等方面有所差异。相关结论对于地铁振动环境下的物业开发项目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特征时段选择对飞行模态辨识结果的影响
王亮1,张妍1,蔡毅鹏1,廖选平1, 2,南宫自军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7, 37 (1): 128-131.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7.01.028
摘要232)      PDF(pc) (1247KB)(800)    收藏

基于飞行遥测数据,研究使用环境激励模态辨识方法辨识系统的模态参数时,挑选特征时段数据的方法。首先,详细介绍ARMA-NExT环境激励模态辨识方法的理论。接着,通过算例研究选择不同特征时段数据对模态辨识结果的影响,给出特征时段选择的方法和指南。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低阶模态响应的信噪比较好的时段,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的辨识结果较为稳定。在使用遥测数据进行模态辨识时,应选择低阶模态响应信噪比较高的数据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乘用车车轮销轴声学灵敏度仿真与实验分析
侯臣元,汪晓虎,王亮,李凤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1): 97-100.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1.021
摘要318)      PDF(pc) (1374KB)(995)    收藏

为分析路面激励引起的车内结构噪声,建立整车结构有限元模型及流体声腔有限元模型;在车轮销轴处施加激励,仿真计算车内对销轴处的声学灵敏度。对仿真结果进行功率叠加,得到车内对销轴处的整体声学灵敏度。该整体声学灵敏度可作为分析路面激励引起的车内结构噪声的依据。在同等边界条件下,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试实验验证。通过模态贡献量分析等方法分析车身结构、后悬架等对车轮销轴声学灵敏度的贡献;对0~200 Hz车内结构噪声处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汽车P/T灵敏度传递路径分析
侯臣元,汪晓虎,王亮,李建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5, 35 (5): 116-120.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5.05.024
摘要170)      PDF(pc) (1588KB)(1404)    收藏

准确预测车辆内部对发动机力矩输入的声学灵敏度(即P/T)对车辆前期NVH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详细的整车结构及声腔流体有限元模型,并推导流体—结构耦合有限元方程,进行P/T仿真计算,并在相同边界条件下进行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值在30 Hz~100 Hz有较好一致性,但在10 Hz~30 Hz低于试验值。通过对传递路径中的悬置隔振及动力总成刚体模态进行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发现悬置低频动刚度特性对P/T灵敏度有较大影响。根据悬置低频动刚度特性调整悬置动刚度,仿真计算与试验值在整个频带即0~100 Hz皆有较好的一致性。仿真与试验结果为车辆开发前期进行车内噪声水平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一种燃气燃烧器噪声治理技术实例
王熙伟 1, 燕翔 1, 王亮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6): 216-219.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6.047
摘要290)      PDF(pc) (1731KB)(1505)    收藏

燃气燃烧器是工业生产活动中众多高噪声设备之一种,体型虽然小,但噪声值往往较高。为解决某燃气燃烧器对厂界外居民区的噪声污染问题,通过对现场噪声实测及频谱分析,提出设置隔声间的降噪方案。文中介绍隔声间的结构,如隔声墙及顶板、室内吸声、通风消声等。经技术实施后的实测结果为:厂界噪声值由67.9 dB(A)降至44.5 dB(A),达到GB12348中1类标准限值。此系在利旧改造中取得良好的降噪效果的实例,可为同类设备的降噪设计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货车怠速空压机进气噪声控制研究》
王亮;罗虹;褚志刚;王卫东
   2009, 29 (6): 147-150.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09.06.147
摘要3140)      PDF(pc) (1037KB)(1663)    收藏

多种噪声源识别手段表明某载货汽车怠速异响噪声源为空压机进气噪声,对此,在空压机进气管上设计了扩张式消声器和干涉式消声器。包含进气消声器、空压机进气管、发动机进气管和空滤器的进气系统声学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消声器的传声损失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扩张式消声器和干涉式消声器试制了样件并进行了实车降噪效果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消声器均能有效地降噪且干涉式消声器效果优于扩张式消声器。由于设计的干涉式消声器结构上的不足和空压机与发动机共用进气系统的特点,对干涉式消声器进行了工程化改进设计。工程化的干涉式消声器的声学有限元传声损失和实车降噪效果依然显著。干涉式消声器工程化设计虽然消声效果比干涉式消声器效果略差,但避免了其管路长易憋气的缺点。最后,对干涉式消声器工程化设计进行了储气筒升压测试,虽然升压时间略增加,但远优于国标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