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船舶典型管路系统低噪声设计研究
柴凯,楼京俊,朱石坚,丰少伟
噪声与振动控制   
2. 基于等效源法的单全息面分离声场研究
田湘林1,楼京俊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 38 (4): 23-26.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04.005
摘要239)      PDF(pc) (1292KB)(972)    收藏

近场声全息能高分辨率的重构声场,但是其严格的自由声场条件在工程上很难得到满足,声场分离的方法能虚拟出自由声场,扩大了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应用范围。目前的声场分离的方法需要对声源有较多的先验知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应用。文章根据声波等效源法的原理提出一种新的单全息面分离声场方法,无需目标声源和噪声源的先验知识,即可对声场进行分离,达到虚拟消声的效果。理论推导确保了方法的正确性,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螺旋桨非定常激励力传递特性研究
张阳阳1, 2,楼京俊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 38 (2): 102-107.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02.021
摘要153)      PDF(pc) (2876KB)(1120)    收藏

螺旋桨非定常激励是引起轴系和潜艇振动的重要因素。首先建立轴系-艇体耦合结构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螺旋桨横向和纵向激励的传递特性以及螺旋桨非定常激励力引起的潜艇声振特性,并重点研究轴系对螺旋桨纵向非定常激励的传递作用,最后通过试验对仿真分析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轴系对螺旋桨纵向激励的传递效率明显高于横向激励,且纵向非定常激励引起的潜艇振动和声辐射也显著高于横向非定常激励;轴系对螺旋桨纵向非定常激励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对潜艇水下声辐射影响较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矩形永磁铁的磁力计算及其应用
柴凯1,杨庆超2,朱石坚2,楼京俊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6): 51-55.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6.010
摘要1468)      PDF(pc) (1920KB)(3917)    收藏

负刚度结构可用于系统的低频隔振,依据等效磁荷法建立矩形永磁铁的磁力和刚度解析模型,得到实现负刚度的最优磁铁布置和充磁方向,并设计三磁体型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矩形磁铁磁力和刚度计算模型准确,三磁体型准零刚度隔振器在不影响载荷性能的前提下具有优越的低频隔振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轴系校中状态对艉轴承力传递特性影响
刘学伟1,2,何其伟1,2,楼京俊1,2,李海峰1,2, 杨庆超1,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4): 74-79.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4.016
摘要309)      PDF(pc) (1144KB)(1115)    收藏

船舶轴系的弯曲振动通过艉轴承传递到船体引发船体艉部振动并产生噪声,是影响船舶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船舶轴系由于较大的自重和出于对轴承保护的原因必须进行轴系校中,校中过程中轴承垂向位置的变化将会改变各轴承所受载荷,继而改变轴承刚度,影响轴系振动特性及轴承处的力传递特性。为此,利用传递矩阵法建立轴系校中和弯曲振动模型,对一轴系实例分别进行直线校中和以艉轴后轴承静载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校中,求得两种不同校中状态下各轴承处受力响应,研究发现两种校中方式低频段相差微小,在高频段有明显区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多层材料椭球形空腔吸声覆盖层的吸声特性分析
刘国强1,2,楼京俊1,2,何其伟1,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4): 27-31.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4.006
摘要216)      PDF(pc) (1319KB)(1492)    收藏

针对椭球形空腔吸声覆盖层低频吸声性能比较差的问题,建立了多层材料椭球形空腔结构覆盖层的Comsol有限元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验证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吸声特性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的曲线趋势大致吻合,证明该有限元模型是有效的;相同穿孔率下多层材料吸声覆盖层低频吸声特性明显优于单层材料吸声覆盖层,并且根据穿孔率、表层厚度、损耗因子、杨氏模量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吸声系数曲线的影响,为下一步声学优化提供具体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柱面近场声全息的水下航行器辐射声场重构
万海波 1, 朱石坚 1, 楼京俊 1, 张若愚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5, 35 (2): 19-23.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5.02.005
摘要347)      PDF(pc) (1705KB)(1253)    收藏

为了解决水下航行器这种柱形噪声源的定位与识别问题,采用柱面近场声全息技术,研究了辐射声场重构。利用声场仿真分析验证采用该方法进行声场重构的正确性,并对测试过程中基阵测试距离、全息面阵元位置误差以及相位误差对声场重构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开展了水下航行器舱段模型的柱面近场声全息试验研究,得到了舱段内部电磁激振器的水下辐射声场和位置信息,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混合隔振系统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杨理华 1,朱石坚 1,楼京俊 1,李棒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6): 192-196.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6.043
摘要204)      PDF(pc) (1282KB)(1110)    收藏

针对机械设备被动隔振在低频段隔振效果较差的问题,建立磁致伸缩作动器的电—磁—机转化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并用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控制器的稳定性,将该控制策略与磁致伸缩作动器应用于混合隔振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在单频、多频及随即激励条件下,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能够提高系统隔振效率并拓宽隔振频段,有效减小传至基础的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硬弹簧Duffing隔振系统跳跃机理分析
楼京俊 1, 2,张晖 1, 2,俞翔 1, 2,朱石坚 1,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6): 20-24.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6.005
摘要244)      PDF(pc) (2323KB)(1784)    收藏

硬弹簧Duffing系统在同一简谐激励下有时有多个周期解,并且系统能在这几个解之间来回跳动,也就是突跳。为精确找到系统随参数变化时产生跳跃的区间,先运用谐波平衡法分析系统的频率—振幅响应曲线和激励力幅值—振幅响应曲线,再通过预估—校正算法准确找到了系统随激励频率和激励力变化的跳跃区间,最后分别采用PMUCR胞映射方法和范德玻尔平面分析对所求得的区间加以验证,验证了所求得跳跃区间的精确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高阶谐波平衡法傅里叶展开的简化
唐元璋 1, 2,翁雪涛 1, 2,楼京俊 1,2,林雄伟 1,2,张晖 1,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2): 28-33.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2.007
摘要594)      PDF(pc) (975KB)(2830)    收藏

简化了一种求取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高阶谐波解的近似解析计算方法。对平方和立方非线性项的傅里叶展开过程进行改进和简化,使计算过程变为两次矩阵运算即可完成展开过程,且两次矩阵运算过程一致,易于编程。以Duffing方程为算例,计算结果与数值方法一致,运算效率有所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近场声全息的声强场可视化方法
周琳娜,楼京俊,朱石坚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6): 53-56.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6.012
摘要247)      PDF(pc) (1017KB)(1639)    收藏

传统噪声源识别主要基于频谱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声源位置和声场强度变化信息。针对大型水下结构体辐射声场的噪声源识别和辐射声能量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全息测量技术的辐射声强场可视化方法,计算声波在均匀介质中的声强矢量场,并采用体绘制和流线技术实现声场量的可视化,从而定位结构体主要辐射噪声源,直观地展示辐射声场的能量分布及耗散情况,描述声场能量传递方向与路径,为水下结构体辐射声场的监测与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混沌序列相空间重构效果评估
杨庆超 1,刘树勇 2,楼京俊 1,位秀雷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5): 126-130.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5.027
摘要351)      PDF(pc) (1806KB)(1276)    收藏

应用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相空间重构效果进行评估。当网络输入的大小等于重构相空间的嵌入维数时,小波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研究小波神经网络中尺度参数的灵敏度,发现小波尺度过小时,参数对预测结果影响比较明显。在小波尺度参数的更新过程中,需要采用比其他参数更小的学习速率,采用这种学习策略所得到的预测结果明显好。选用Morlet母小波函数进行研究,只有当调节参数[γ]取值较小时,才可以减少旁瓣的干扰,得到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某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气阀阀桥导杆断裂问题
潘震 1,楼京俊 2,刘文武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2): 82-86.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2.019
摘要1715)      PDF(pc) (2541KB)(1970)    收藏
某型船用中速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气阀阀桥导杆断裂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排气阀侧的阀桥导杆,少量进气阀侧的阀桥导杆)。为了找到其断裂的原因,首先对阀桥导杆的断口进行电镜扫描,通过分析断口形式,确定导杆断裂属于疲劳断裂;而后建立整个气阀机构的简化实体模型,基于NASTRON对几种临界状态下的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导致导杆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船用长方体形空气弹簧隔振器刚度特性
唐钊;翁雪涛;朱石坚;楼京俊
   2012, 32 (3): 201-205.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2.03.046
摘要1725)      收藏
长方体形空气弹簧因其结构特点可以通过改变特性参数和工况获得理想的垂向和横向刚度比,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综合考虑橡胶-帘布复合材料的材料非线性、大变形过程中的几何非线性以及基座刚性板与胶囊柔性体之间的接触非线性,建立长方体形空气弹簧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并绘制在不同的初始工作气压、气体容积、帘线层数以及帘线角度下空气弹簧的垂向与横向刚度特性曲线,并研究这些因素对其刚度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证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在弹性体有限元的M-R模型中材料参数的逆向推算
楼京俊;朱石坚;唐斯密
   2012, 32 (1): 29-33.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2.01.007
摘要2472)      收藏
确定橡胶隔振器材料模型的传统方法是利用标准试件,在一系列的测试之后才能得到材料模型的参数。在标准试件无法获得的情况下,反推出材料模型参数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Mooney-Revlin模型的两个参数C1、C2与硬度之间的关系,以及C1、C2对橡胶隔振器静特性的影响,采用一种简单实用、精度较高的橡胶材料2参数Mooney-Revlin模型反推的方法。利用ANSYS和MATLAB的联合仿真计算,首先设C2 /C1 = 0,在小位移下反推出橡胶材料的硬度,然后在较大的位移范围内得到C2 / C1的值,反求出橡胶隔振器的材料属性。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建立某型橡胶隔振器的有限元模型,以测试得到的静压缩特性为参考依据,进行数值计算,验证该反推方法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柔性基础混合隔振系统建模与控制
万海波;楼京俊;朱石坚
   2012, 32 (1): 18-22.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2.01.004
摘要1765)      收藏
实际的混合隔振系统一般由刚体振源、弹性安装基础以及连接它们的隔振器、作动器构成,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刚柔耦合特性的无限维分布参数系统。为了兼顾系统建模的准确性和控制器设计的方便性,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对柔性基础混合隔振系统进行建模,并与ANSYS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基于修正的独立模态控制算法对混合隔振系统进行控制设计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混合隔振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小基础的振动响应,且隔振效果优于被动隔振系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Ruzicka隔振器在冲击隔离中的特性和作用
楼京俊;朱石坚;唐斯密
   2011, 31 (4): 37-4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1.04.009
摘要1891)      收藏
传统的隔振器是在保证隔振效果的前提下再考虑抗冲击问题,所以一般刚度较小,冲击隔离率虽高,却容易造成较大的相对位移,而在附加限位器后,由于刚度突变,又容易引起二次冲击。建立Ruzicka抗冲系统模型,在能量守恒定律的前提下,得到传统的及Ruzicka抗冲系统的缓冲系数。结果表明,在某些参数域内,Ruzicka隔振器具有更优的抗冲性能。文中对Ruzicka抗冲系统进行无量钢化,以基础加速度半正弦波作为冲击输入,计算系统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冲击响应,得到具有较高抗冲击性能的参数域。冲击响应的计算也表明了在传统抗冲系统严重失效的情况下,Ruzicka隔振器仍然将被隔离设备的最大加速度和相对位移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潜艇动力设备混合隔振自适应控制系统
胡世峰;朱石坚;楼京俊;刘树勇
   2011, 31 (3): 107-11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1.03.025
摘要1702)      收藏
为了克服潜艇动力设备被动隔振系统的不足,提出基于混合隔振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潜艇动力设备混合隔振自适应控制系统,并给出设计实例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混合隔振系统,能够有效的弥补潜艇动力机械设备被动隔振系统的不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