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汽车前围声学包中频插入损失仿真计算
姜东明1,丁渭平1,苏瑞强2,杨明亮1,马逸飞1,朱鹏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 38 (4): 106-110.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04.021
摘要285)      PDF(pc) (1638KB)(1143)    收藏

基于混合FE-SEA法,对汽车前围声学包成型件中频插入损失进行仿真计算。根据厚度分布云图将声学包成型件按三种不同的方式(粗划分、中划分、细划分)进行区域划分;结合试验与仿真方法获取与声学包声学性能相关的材料物理参数(孔隙率、流阻、弯曲度、黏性特征长度、热力特征长度等);根据声学包成型件的三种区域划分方式建立三种前围声学包的混合FE-SEA模型,并通过对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确定最优划分方式以及此方式的混合模型在中频的有效频率区间。结果表明,此混合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在200 Hz~630 Hz频段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双筒液力减振器示功特性影响因素及其敏感性分析
马逸飞1,丁渭平1,王铃燕2,张闻见1,杨明亮1,税永波3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 38 (3): 162-166.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03.031
摘要404)      PDF(pc) (1657KB)(1012)    收藏

以双筒式液力减振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及结构特征,运用AMEsim仿真平台建立减振器一维仿真模型。以某型国产车用减振器的结构参数为例进行了仿真,结合减振器台架性能试验进行多个工况下的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运用AMESim所搭建的仿真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车用液力减振器的真实工作情况。运用该仿真模型可以较为全面地研究覆盖节流阀片刚度、节流孔面积和充气压力等25个减振器常规设计参数在多个典型运动工况下对示功特性的敏感性大小及变化趋势。为普通双筒式液力减振器的开发及改进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台架试验的汽车座椅异响评价方法探究
申超1,彭宇明1,杨明亮1,宋睿2,刘希鑫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7, 37 (3): 101-106.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7.03.020
摘要281)      PDF(pc) (1541KB)(1731)    收藏

为了判断特定的零部件是否存在异响,目前主要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主观评价。针对主观评价过度依靠有经验的人员且一致性较差的问题,首先详细地介绍座椅异响试验时载荷谱的采集和处理方法,然后对座椅异响评价方法进行探究,通过对主观评价结果和声学参数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可反映主观评价结果的客观声学参数。该方法贴近工程实践且能将异响问题识别出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半轴扭转刚度调校的新型微客轰鸣声治理
吴昱东1, 2,李人宪1,丁渭平1,康强3,杨明亮1,向伟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1): 70-74.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1.015
摘要175)      PDF(pc) (1492KB)(1130)    收藏

针对传动系扭振引致的新型微型客车内轰鸣声问题,以某型国产前置后驱新型微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传动系扭振理论分析模型,获取微车传动系扭振特性。运用传动系扭振测试分析结果对理论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关键部件扭转刚度对微车传动系扭振模态的影响规律研究,充分挖掘传动系部件参数设计上的抗扭振潜力。提出通过调校驱动半轴扭转刚度实现微车传动系扭振问题治理的方法,并设计针对性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驱动半轴扭转刚度,可以有效减小微车传动系扭振,进而降低车内轰鸣声,提升车内声振舒适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