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磁流变半主动悬挂引入位置阈值的改进Bang-Bang控制
张耀辉1,彭 虎1,张进秋2,孙宜权2,张建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9, 39 (2): 14-20.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9.02.003
摘要109)      PDF(pc) (2173KB)(633)    收藏

以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为目的,针对简单Bang-Bang控制算法存在过平衡位置时穿越速度过大的问题,提出引入位置阈值,从而减小穿越速度的改进型Bang-Bang控制算法。针对单一的性能指标难以实现对悬挂性能的综合评价的问题,建立考虑各指标权重的加权综合评价指标。基于磁流变半主动悬挂,对简单Bang-Bang控制算法及改进型Bang-Bang控制算法的原理、取值进行分析,并对振动控制性能进行仿真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指标可有效地实现对悬挂性能的综合评价;改进Bang-Bang控制算法可有效降低车身过平衡位置时的穿越速度,降低车身垂直加速度,从而提高乘坐舒适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考虑能控特性的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算法性能分析
彭虎1,张进秋2,张雨2,彭志召2,韩朝帅3,王辉4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 38 (3): 66-7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03.012
摘要214)      PDF(pc) (1651KB)(871)    收藏

为实现电磁作动器(Electric Actuator,EA)与磁流变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并联组成的复合式电磁悬挂(Composite Electrical-magnetic Suspension,CES) 在半主动馈能工况条件下的自供能,需同时考虑降低车身垂直加速度及降低控制功耗两方面因素。为解决算法控制性能评价的问题,在原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能控比(Energy Consume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Ratio,ECR)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在C级随机路面条件下,分析车速对天棚ON-OFF、连续天棚及改进型天棚3种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算法的ECR的影响,并从时域的角度对ECR评价3种算法控制性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得到最优天棚控制算法。结果表明:天棚ON-OFF、改进天棚及连续天棚对乘坐舒适性性能的改善依次增大;ECR可有效对3种控制算法性能进行评价,连续天棚半主动控制算法综合控制性能最优,适用于CES的自供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馈能式电磁作动器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黄大山,张进秋,刘义乐,刘峻岩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7, 37 (1): 76-81.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7.01.017
摘要422)      PDF(pc) (1435KB)(1369)    收藏

针对车辆主动悬挂系统能耗大的问题,设计一种可以回收振动能量的馈能式电磁悬挂系统,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充分考虑馈能式电磁悬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给出一种馈能式电磁作动器的设计方法,将作动器的设计要求分为3类——基本要求、功能实现要求和优化设计要求。据此,设计、试制馈能式电磁作动器原理样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随动特性试验以检验作动器的摩擦阻力,静态力学特性试验以验证作动器主动出力大小,空载电压特性试验以验证作动器能量回收效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馈能式作动器能够满足性能要求,可以此构建馈能式电磁悬挂系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车辆悬挂功率反馈主动控制算法
张磊,张进秋,毕占东,何旭,王兴野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5, 35 (3): 130-134.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5.03.028
摘要260)      PDF(pc) (1260KB)(1077)    收藏

以提高车辆减振性能为目的,提出一种基于降低悬挂系统传递至车体平均功率的功率反馈主动控制算法。以某轮式车辆四分之一车辆二自由度悬挂系统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方法对算法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分析权重系数取值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功率反馈控制算法能够显著改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提高车辆减振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傅里叶逆变换模拟路面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
岳杰,张进秋,宋征,彭志召,贾进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1): 132-136.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1.030
摘要206)      PDF(pc) (1337KB)(2184)    收藏

利用Matlab仿真生成各种等级随机路面激励对二自由度履带车辆模型所产生的振动响应,并进行平顺性影响的分析。其间,设计了基于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生成路面不平度的方法,并对仿真生成的B级和D级路面与标准功率谱进行了对比验证。构建了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在不同车速、不同路面等级输入下对履带车辆平顺性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变差和提高车速都将降低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磁流变减振器温衰特性对履带车辆悬挂系统性能的影响
张进秋,高永强,岳 杰,彭志召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3): 119-123.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3.027
摘要1512)      PDF(pc) (1110KB)(1572)    收藏
对磁流变液及磁流变减振器受温度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磁流变液动力粘度和减振器阻尼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应用磁流变减振器时,必须考虑温度对其阻尼力影响;利用车辆二自由度悬挂系统模型,仿真分析磁流变减振器温衰特性对悬置质量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动行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温度升高,悬置质量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先减小后增大,而动行程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大,通过适当增加磁感应强度可一定程度上减小由温度引起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动行程均方根值增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磁流变减振器变阻尼特性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
高永强,张进秋,岳杰,彭志召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1): 72-76.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1.016
摘要1543)      PDF(pc) (1109KB)(1681)    收藏
对盘形缝隙磁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后,得出该减振器阻尼特性、磁感应强度与活塞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在不实施控制策略的前提下,利用2自由度悬挂系统分析了磁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变化对车体垂直振动加速度均方响应和动行程均方响应的影响,指出活塞在高速运动时难以对磁流变减振器进行变阻尼控制的原因,同时得出磁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随活塞运动而变化的特性对悬挂系统的影响,为其在车辆悬挂系统半主动控制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履带车辆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建模与实验
张 建;张进秋;齐蕴光;周 晓;张 磊
   2011, 31 (2): 103-106.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1.02.025
摘要1868)      收藏
为了研究履带车辆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的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得到MRF减振器的阻尼力模型,并在自行研制的实验台架上进行测试,对阻尼力—位移,阻尼力—电流,阻尼力—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给定的速度用理论模型对MRFD的阻尼力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实验数据相吻合,阻尼力可调倍数达到3.5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