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高速列车内地板隔声性能优化研究
吴鑫, 张艳斌, 曹江萍, 卢耀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5, 45 (2): 139-144.  
摘要27)      PDF(pc) (1836KB)(19)    收藏
为降低高速列车的车内噪声水平,基于传递矩阵声学模型,对碳纤维层合板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采用Sobol灵敏度方法,研究板的厚度、材料密度、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层合板隔声量的影响,灵敏度分析表明,厚度对传声损失的影响最大;其次,以层合板各层厚度作为优化变量,以隔声量和面密度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 - Ⅱ)对层合板进行双目标优化,pareto 解集表明,层合板厚度分别是1.5、61 和2.5 mm时,质量和声学性能的平衡状态最佳;最后,建立声固耦合模型,对优化结构进行声学仿真和试验测试,并对比高速列车内地板隔声数据。结果表明,传递矩阵和声固耦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都满足工程要求;相比于高速列车内地板,碳纤维层合板的计权隔声量提高15.6 dB(A),单位面积质量下降3 k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增加车门对列车车体垂弯动刚度的影响
贺小龙1,张立民1,孙现亮2,张艳斌 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4, 34 (2): 103-106.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4.02.023
摘要264)      PDF(pc) (1106KB)(1445)    收藏

针对增加车门的纯车体垂弯动刚度进行研究,用试验的方法得出参数一致车门不同车体的1阶垂弯模态,在未知车体截面几何尺寸、质量及其分布的情况下,利用模态试验结果计算出1阶垂弯动刚度,并采用分段三次Hermite特插值进行拟合。研究表明,车门结构不同的纯车体截面垂向位移和1阶垂弯动刚度呈“W”型分布,增加车门后,纯车体垂弯动刚度变化较大。该结果在车体动刚度设计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