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阻尼复合板粘黏剂涂抹区域隔声优化
钱日成, 王瑞乾, 张学飞, 周虹希, 任林旸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4): 274-279.  
摘要76)      PDF(pc) (2133KB)(291)    收藏
研究一种基于划分粘黏剂涂抹区来实现的阻尼复合板隔声优化方法。首先,以铝板和木质胶合板为基板,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Hybrid FE-SEA)法建立其阻尼复合板隔声量预测模型;随后,通过模态贡献度分析与振型分析相结合,划分出粘黏剂涂抹区域。与传统的全区域涂抹粘黏剂相比,优化后两组复合板的计权隔声量提升0~0.1 dB,平均隔声量上升0.05 dB~0.2 dB,且粘黏剂使用量下降55 %~70 %,符合成本节约及轻量化设计原则,具有工程实用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高铁车厢内RTM语言清晰度预测及优化
季杰1,张学飞1,王瑞乾1,储丽霞2
噪声与振动控制   
3. 轨道交通车辆车轮显著多边形提取方法
王瑞乾1,李晔1,储丽霞2,张学飞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7, 37 (1): 82-85.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7.01.018
摘要227)      PDF(pc) (1616KB)(1238)    收藏

设计一种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模型,可以便捷地将轨道车辆车轮周向不平顺数据分解为若干阶次的车轮多边形,同时完整地保留其幅值与相位信息。在对模型校核验证后,将其应用于某地铁车轮显著多边形的识别与提取,得到理想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形态分量分析和谱峭度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马朝永,张学飞,胥永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4): 169-173.  
摘要221)      PDF(pc) (1746KB)(2031)    收藏

滚动轴承发生故障时,其振动信号往往包含多种振动分量,主要由轴承自身固有振动引起的谐振分量、点蚀或裂纹等故障产生的冲击分量和其他的干扰分量组成。实现故障信号中各分量的有效分离非常有利于轴承的故障诊断。针对此问题,提出形态分量分析和谱峭度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用形态分量分析处理轴承故障信号,使信号中的冲击分量与谐振分量分离,再以谐振分量为对象,利用谱峭度方法对谐振分量进行滤波,对滤波结果进行Hilbert包络解调分析,然后根据包络谱诊断滚动轴承发生的故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提取到明显的故障特征频率,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隔声材料排布顺序对复合板材隔声特性的影响
徐磊1,张学飞1,王瑞乾1,赵阳宇2,李晔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 36 (4): 58-62.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6.04.012
摘要276)      PDF(pc) (1481KB)(1121)    收藏

要:对高速列车平顶组合结构进行隔声测试,调换其中2块隔声垫的前后位置后,平顶组合结构隔声特性发生显著改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统计能量法探究双层隔声复合板材中材料排布顺序对于整体结构隔声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接着,进一步利用基于统计能量法的隔声预测模型对三层隔声复合板材中材料排布顺序对整体隔声特性的影响进行延伸探究。结果表明:对于双层复合结构,当两种隔声材料的种类一定时,将隔声量较大的材料置于近声源端,将隔声量较小的置于远声源端,对整体结构隔声量的提升最显著,主要提升低频隔声量;对于三层复合结构,情况较为复杂,其中,将隔声量最大的材料置于近声源端,将隔声量次大的材料置于远声源端,将隔声量最小的材料置于中间时,对整体结构隔声量的提升最显著,且同时提升低频和中频隔声量。研究内容对于工程中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进一步改善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混响室—半消声室的V型声屏障隔声测试与分析t
张学飞1,李晔1,王瑞乾1,吴冬2,徐磊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5, 35 (4): 179-182.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5.04.039究
摘要689)      PDF(pc) (1525KB)(1807)    收藏

首先以匀质铁板为例,利用混响室—半消声室法进行频率隔声特性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混响室—混响室隔声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基于半消声室模拟半无限声场的特性,在混响室—半消声室环境下分别对V型声屏障进行表面声透射及声传播指向性识别。结果表明,混响室—半消声室法频率隔声特性测试结果与半消声室一侧的测点位置有关,当测点位置较为合适时,能够与混响室—混响室法测试结果较好的吻合;混响室—半消声室法能够识别样件的表面声透射特性及声传播指向特性,从而为找到其隔声薄弱环节以及声音透过样件后的传播和衰减规律提供更加直观的数据参考,对进一步提高其隔声性能并改善声场环境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