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电动隐藏式外门把手噪声分析和优化设计
牛时光, 左曙光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4, 44 (1): 205-211.  
摘要95)      PDF(pc) (2246KB)(278)    收藏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车辆智能化和电动化,电动隐藏式外门把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电动隐藏式外门把手在开启与关闭时,执行器产生工作噪声,噪声过大或声品质不好会引起用户抱怨。分析电动隐藏式外门把手工作噪声产生的原因,从外门把手本体结构、结构传递路径、空气传递路径和工作控制策略等4 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有效降低电动隐藏式外门把手的本体噪声及乘客舱内的辐射噪声,对汽车电动隐藏式外门把手噪声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在方向盘振源识别中的应用
左曙光,胡坤,周大为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9, 39 (1): 73-77.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9.01.014
摘要130)      PDF(pc) (1576KB)(688)    收藏

摘 要:针对某三缸发动机车辆怠速工况下方向盘抖动的问题,利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找出方向盘抖动的原因。首先采集怠速工况的动力总成悬置点和方向盘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使用奇异值分解建立了从动力总成悬置被动端到方向盘的振动传递矩阵。然后对比传递矩阵合成的振动信号与拾振点的实测信号,验证了传递矩阵的正确性。最后计算各条路径对方向盘的振动能量贡献量,结合模态分析和信号的频谱分析,发现导致方向盘抖动的主要原因是副车架的共振,为解决方向盘抖动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传动系扭振影响车内低频声振舒适性的作用机理
康强1, 2,李洁1,顾鹏云2,左曙光3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 38 (3): 94-98.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03.017
摘要170)      PDF(pc) (2024KB)(777)    收藏

以某车型为研究对象,针对车内低频(20 Hz~100 Hz)声振舒适性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对其传动系布置及构造加以解析。在此基础上,界定进行车内声振舒适性分析研究所依托的“对象系统”,合理划分、组织其子系统并明确其动态特性有效信息,进而揭示出车辆加速过程中发动机中低转速范围内的传动系扭振影响车内声振舒适性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机理判断的合理性,从而为车内声振舒适性的改进提供了依据和线索。另一方面,依托典型车型具体问题的机理研究,从中归纳总结出处理此类问题的一般性原则,可推广应用于同类车型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形成规范化的技术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燃料电池车用漩涡风机壳体辐射噪声数值预测
左曙光,韦开君,宋立廷,韩惠君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3): 142-146.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3.032
摘要1318)      PDF(pc) (1402KB)(1915)    收藏
数值模拟燃料电池车用旋涡风机壳体的结构振动辐射噪声。首先给出燃料电池车上旋涡风机运行时振动噪声测量结果,然后使用Fluent模拟风机内部三维非定常流场,将作用在壳体表面的非定常力加载到壳体模型,使用Nastran对壳体进行动力响应计算,实现气体到结构的单向耦合。接着使用Virtual. Lab模拟风机壳体振动向外辐射的噪声,将试验测量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此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壳体的振动辐射噪声。最后采用这一方法研究散热片及结构阻尼对风机振动辐射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散热片以及增大结构阻尼系数可以降低漩涡风机壳体辐射噪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轿车声品质主观评价研究
申秀敏 1,左曙光 2,王勇 1,李彬 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1): 96-101.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1.020
摘要1779)      PDF(pc) (1244KB)(3223)    收藏
轿车的声品质理应取决于客观的噪声测试结果,但也和人为对噪声特征的感知程度切切相关,两者经常不会同步吻合。因而对人所感受的轿车声品质进行科学的主观评价试验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采集6款轿车的车内外声音信号并进行筛选,作为声品质主观评价的样本库,根据不同频段声音信号表现不同特性的特点,对样本信号进行分频段预处理;通过试验确定出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的主体最佳的男女比例为3/1;选取对评价主体要求较低的成对比较法对轿车声音样本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轿车声音特性影响最大的频段为500~4 000 Hz频段,其次是20~150 Hz频段,4 000 Hz以上频段对其影响最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燃料电池汽车空辅系统噪声有源控制技术
胡佳杰,左曙光,何吕昌,张孟浩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1): 83-89.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1.018
摘要1656)      PDF(pc) (1039KB)(2687)    收藏
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动力系统及噪声特性与传统汽车相比有着很大差异,其中空气辅助系统已成为主要的噪声源。虽然有源噪声控制(ANC)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噪声源与环境的时变性,对空辅系统的中低频段噪声更有效的对策是使用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技术(AANC)。在归纳总结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进程及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近年来有源噪声控制的研究现状,并重点分析关注自适应算法的研究进展;由此对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在燃料电池汽车空辅系统减振降噪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预测和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燃料电池轿车空气辅助系统噪声研究的进展
康强;左曙光
   2012, 32 (1): 1-06.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2.01.001
摘要1433)      收藏
国内外对燃料电池轿车总体噪声的研究中已指出,空气辅助系统是燃料电池整车的主要噪声源;在对此的分析和介绍中,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了某燃料电池车空辅系统噪声频谱特性;最后总结了燃料电池车空辅系统噪声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燃料电池汽车低频噪声声品质分析》
何融;左曙光;申秀敏;张敬芬
   2010, 30 (3): 97-99.   DOI: 10.3969/j.issn.1006-355.2010.03.026
摘要2376)      PDF(pc) (163KB)(1369)    收藏
对采集到的燃料电池车(fuel cell vehicle,FCV)车内外噪声经过低通滤波器处理,提取了20—150 Hz声音信号;基于Zwicker模型计算得到客观评价指标,并采用成对比较的主观评价方法对噪声样本进行主观评分;运用主客观参量之间线性相关分析建立低频声多元线性回归声品质分析模型,更为准确地评价了FCV低频噪声声品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风机非稳态噪声信号分析》
郭伟;左曙光;陈瑞峰;何融
   2010, 30 (1): 78-8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0.01.078
摘要2435)      PDF(pc) (990KB)(1506)    收藏
基于小波包变换理论,提出一种在能量比-频带二维坐标空间内分析非稳态信号频率特性的方法,并与常用频谱分析方法结果做了对比,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接着以燃料电池汽车的风机噪声信号为例,选取一个低频正弦干扰信号作为其他各种周期信号的代表,证明该方法可以识别出非稳态信号中掺杂的周期信号。最后重点分析风机噪声信号,成功把信号中低频振动噪声与高频气动噪声进行分离,分别提取时域信息,分析并提出进一步降噪的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