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道岔冲击激扰对高速动车组车体弹性抖动的影响分析
王谢堂, 高建敏, 丁鑫, 昌超, 凌亮, 王开云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4, 44 (1): 192-198.  
摘要64)      PDF(pc) (2446KB)(269)    收藏
为探究高速动车组通过道岔区域后车体的弹性抖动,建立考虑车体弹性的高速动车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和道岔冲击激扰模型。根据模型分析道岔冲击激扰作用下车体的弹性振动响应特征,通过仿真复现高速车辆的抖车现象,并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车辆过岔速度、道岔激扰个数和道岔间隔对高速车辆车体弹性抖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道岔冲击会导致车体1 阶菱形耦合共振;车辆过岔速度对车体弹性抖动有显著影响,当车速达到300 km/h 时,车体出现明显弹性抖动;连续道岔激扰会使车体横向振动叠加放大;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与道岔间隔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道岔间隔在50~80 m范围时,车体弹性振动更剧烈。研究结果可为寻找控制高速车辆弹性抖动的有效措施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声子晶体理论的钢轨吸振器设计及评估方法
蔡学军, 杨吉忠, 赵鑫, 凌亮, 温泽峰, 李伟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3, 43 (4): 248-254.  
摘要103)      PDF(pc) (2200KB)(318)    收藏
针对地铁小半径曲线P2 共振型波磨,使用声子晶体带隙理论的钢轨吸振器设计方法,将吸振器简化为弹簧-阻尼-质量模型,并引入到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时域分析模型中,建立车辆通过波磨段时吸振器有效减振频段及效果的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声子晶体局域共振机理设计的吸振器,可满足车辆通过P2 共振型波磨时的减振需求,且不突破吸振器安装空间限值;时域评估方法预测的吸振器有效减振频段略宽且完全涵盖声子晶体理论的带隙;与传统吸振器设计方法相比,声子晶体理论设计的吸振器的减振效果更好;吸振器有效减振频段相对较窄,一种设计很难有效应对现场不同路段P2共振频率波动导致的波磨损伤差异,这或许就是工程中吸振器效果不稳定的原因所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地铁线路钢轨波磨安全限值研究
张晴,杜星,凌亮,温泽峰,关庆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5, 35 (3): 41-45.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5.03.010
摘要349)      PDF(pc) (1656KB)(1975)    收藏

地铁线路钢轨波磨会恶化轮轨接触关系,引起轮轨冲击,降低车辆和轨道部件的使用寿命,影响车辆运行安全,大大增加维修工作量和运营成本。钢轨打磨可有效控制波磨,而确定钢轨波磨安全限值并制定打磨策略是实施钢轨打磨的关键步骤。建立一种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详细调查地铁钢轨波磨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计算和地铁车辆的运行安全评价指标,初步确定时速80 km/h地铁线路的钢轨波磨的安全控制限值。结果可为地铁线路的钢轨校正性打磨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转向架构架工作模态及其对车下振动传递影响初探
刘佳,赵悦,凌亮,圣小珍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5, 35 (3): 19-23.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5.03.005
摘要247)      PDF(pc) (1422KB)(1664)    收藏

为进一步了解运行过程中转向架构架的真实动态特性,对实际线路运行的某高速列车进行工作模态测试,获取构架响应点之间的互谱信号并进行模态参数识别。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采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根据其识别结果,剔除由轴箱传至构架且引起构架显著峰值的虚假模态,获得构架真实工作模态参数。结合轴箱、车体外地板振动实测频谱,找到车体外地板显著振动频率来源,进而分析转向架工作模态对车体外地板振动显著峰值的影响。本文的相关实测结果为了解运行过程中转向架构架真实动力学行为、研究车体外地板振动显著频率的产生、传递机理提供依据;同时,测试及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为车体运行部件工作模态试验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