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GS2型钢丝绳隔振器极限冲击载荷研究
李佳,冯海军,周相荣,管月英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 (4): 89-93.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3.04.019
摘要246)      PDF(pc) (1868KB)(1833)    收藏
采用试验方法对GS2型钢丝绳隔振器的极限冲击载荷进行探索,隔振器发生较大永久变形时隔振器达到冲击极限。此外,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GS2型钢丝绳隔振器的抗冲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为类似钢丝绳隔振器的抗冲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合理的工程设计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KA弯曲型橡胶隔振抗冲器冲击极限载荷研究
周相荣,李 佳,冯海军,管月英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2, 32 (6): 70-73.   DOI: 10.3969/j.issn.1006-1335.2012.06.017
摘要1635)      PDF    收藏
通过逐步增加冲击当量的试验方法对KA-100弯曲型橡胶隔振抗冲器的冲击极限载荷进行探索,获得隔振元件的极限冲击载荷。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及Yeoh超弹模型及粘性阻尼方法分析几何非线性占主导的弯曲型橡胶隔振抗冲器的冲击极限载荷。分析与冲击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可以作为冲击大变形橡胶隔振抗冲器冲击极限载荷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典型设备振源识别技术
冯海军;王 强
   2012, 32 (2): 128-13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2.02.031
摘要1064)      收藏
设备不同部件振动机理不同,其激励源识别方法有所区别。针对旋转机械设备,利用试验手段,结合信号处理方法,研究时域、频域分析、自相关、互相关、包络分析等振源识别方法在实际设备中的工程应用,掌握不同激励源的识别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浮筏筏架模态测试及模型相关性分析》
柳瑞锋;王强;周璞;冯海军
   2010, 30 (1): 22-24.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0.01.022
摘要2107)      PDF(pc) (703KB)(1685)    收藏

用有限元法计算浮筏隔振系统的中间筏架其前五阶模态,并通过模态测试测得其模态,再采用LMS Virtual lab对此筏架有限元模型和测试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分析得到的模态置信度可以看出用有限元法计算的模态基本准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