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风力发电机塔筒晃动位移监测新方法
王华, 孟欢, 李萍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250-254.  
摘要1282)      PDF(pc) (1296KB)(1778)    收藏
海上单桩基础风机塔的晃动位移是其安全监测与评估的重要参量,但是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精确自动化监测方法。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监测方法,首先基于动态高精度倾角仪测挠法得出其0~0.2 Hz范围内的准静态挠度曲线,然后利用低频振动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出其0.2 Hz~10 Hz范围内的周期性振动位移信号,最后把两种信号同步叠加成为塔筒观测高程的晃动位移时程曲线。模型测试实验表明此方法的测量精度可达到毫米级别。基于实测数据,对2 座单桩风机塔筒在机仓对风向偏航时的晃动位移特性、台风作用下的晃动位移特性、正常工作及停机状态时晃动位移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精确测量和分析出此类型塔筒的晃动位移频谱特性、幅值特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电动汽车方向盘抖动问题诊断与优化分析
李建华,杨志伟,陈双增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203-206.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33
摘要1253)      PDF(pc) (1505KB)(681)    收藏

摘 要:针对纯电动车在沥青路上匀速20km/h行驶方向盘抖动问题,分析了方向盘抖动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针对性的试验测试,分析传递特性和抖动响应特征,根据诊断分析思路和工程经验快速锁定引起抖动的激励源范围。根据橡胶垫刚度经验公式分析结果,降低衬套橡胶刚度,提升隔振性能且降低了后扭力梁刚体模态频率,避免与方向盘系统发生模态耦合。通过优化衬套的对比试验分析,高效地确定可工程化的优化整改方案,有效解决方向盘抖动问题。该优化方案和分析思路,对其他车型及相似的抖动或其他零部件系统共振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永磁同步驱动电机运行性能与振动分析
王大文1, 郑东1, 华春蓉1,沈思思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82-186.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29
摘要1054)      PDF(pc) (1791KB)(813)    收藏

驱动电机的运行性能和振动分别影响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乘坐舒适性。有较多学者对电机运行性能和振动性能只进行了单独研究。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8极48槽同步电机的运行性能和振动响应。先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正确性;然后进行运行性能和分析,发现其输出功率效较高,但其转脉动值较大,约为27.12%;最后进行振动分析,谐响应分析发现在2400Hz与4000Hz接近电机定子模态三、四阶固有频率,齿顶振动位移大,进一步得出两个频率成分的振动云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板结构中声学黑洞参数优化及其阵列的能量汇集效应分析
梁浩鸣, 高康, 刘献栋, 鲍岳, 单颖春, 何田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1-7.  
摘要1052)      PDF(pc) (1547KB)(1342)    收藏
声学黑洞结构是一种可实现板内弯曲波操控和振动能量汇聚的新结构,在振动和噪声控制领域具有应用
前景,因此对内嵌于板结构的二维声学黑洞及其阵列的动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首先给出描述声
学黑洞汇集效果的定量参数,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内嵌于板结构的单二维声学黑洞几何参数在一定范围内的最优
值;最后,基于这些参数设计声学黑洞并组成包含两声学黑洞的阵列,在频域内研究板结构具有不同排布方式声学黑
洞阵列时的能量汇集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频带范围内两个声学黑洞组成的阵列的能量汇聚效应比单声学黑洞更
为明显,且横向排列的声学黑洞阵列结构具有更好的能量汇聚效果。对于声学黑洞阵列和阻尼减振的设计具有一定
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参数自适应的VMD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李永琪,彭珍瑞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39-146.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23
摘要1020)      PDF(pc) (2404KB)(641)    收藏

为了更好地选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的参数且综合考虑轴承故障信号周期冲击性及循环平稳性,构建了一种平均包络谱峭度结合平均样本熵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及加权合成峭度提取最优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别将平均包络谱峭度的倒数及平均样本熵归一化并求和。然后,以其最小值原则分别优化VMD参数,对信号进行VMD分解得到若干IMFs,计算各IMF加权合成峭度,其值最大即为最优IMF。最后,进行包络谱分析判别故障类型。运用内圈故障仿真信号和实际轴承数据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VMD降噪和CNN的轴承故障诊断
朵慕社,纪国宜,朱海龙,杨小东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55-160.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25
摘要996)      PDF(pc) (1917KB)(708)    收藏

针对轴承运行环境复杂且振动信号具有非稳定性,受噪声影响较大,难以提取有效故障特征并准确诊断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变分模态分解降噪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智能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排列熵阈值法确定VMD分解层数,对分解出的本征模态分量按照峭度准则和互相关准则重构,然后将降噪后的信号作为特征向量输入到CNN模型中训练,利用训练后的模型实现未知故障的诊断。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快速的对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机结构噪声分析与控制
夏凯, , 刘煜, , 门群英, 康玉勋, 张亚国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260-264.  
摘要954)      PDF(pc) (1779KB)(735)    收藏
开发阶段中的某型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机在压缩机以4 200 r/min~4 500 r/min 转速运行时存在明显嗡嗡声异响,声品质体验的接受度差。针对该问题,通过噪声频谱特性分析、管路系统结构模态试验和仿真分析等手段,确定吸气管共振是产生室外机嗡嗡声异响的原因。基于模态仿真分析对吸气管进行调频设计,使其固有频率避开压缩机四倍频激励,同时配合阻尼块的减振作用,达到有效降噪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吸气管改进后整机噪声总值最大降幅达8 dB,嗡嗡声异响消失。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对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机结构噪声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参数优化的MCKD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
潘昕怡,岳建海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09-113.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18
摘要940)      PDF(pc) (1723KB)(826)    收藏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被淹没在噪声信号下特征信号微弱,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将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aximum correlated kurtosis deconvolution,MCKD)应用于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并针对MCKD参数滤波器长度及移位数需人为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的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针对轴承工作的实际工况讨论了最优移位数;然后,以经解卷积后信号的形态能量熵作为评价函数,利用网格搜索法对滤波器长度进行寻优;最后,利用参数优化后的MCKD算法增强信号中的冲击成分,通过包络谱判断轴承故障类型。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的增强轴承信号中微弱的故障特征成分,实现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的诊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1/3 倍频程与传递函数方法的地铁轨道振动规律实验对比研究#br#
尹华拓, 袁宇, 曾志平, 黄旭东, 吴志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193-199.  
摘要935)      PDF(pc) (1865KB)(790)    收藏
为了完善现有地铁轨道振动测试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全面地研究地铁轨道的振动传递特性。首先利用加速度传感器,以某地铁线路的减振道床和普通整体道床轨道为研究对象进行振动测试,然后采用“1/3 倍频程分析”对两者的钢轨、道床、隧道壁分频振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采用“传递函数分析”方法对振动在钢轨、道床、隧道壁的传递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由于不同轨道结构的基础约束存在差异,减振道床的钢轨与道床的振动响应略大于普通整体道床,而隧道壁竖向的振动响应显著低于普通整体轨道,因此减振道床的减振效果主要体现于对列车垂向振动能量的耗散。“1/3 倍频程分析”以及“传递函数分析”两者方法侧重点不同,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对于地铁轨道减振效果的分析与评估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引入“传递函数分析”对地铁轨道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减振道床的减振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热环境对功能梯度薄壁圆柱壳模态频率的影响
吕志鹏, 刘文光, 刘超, 丰霞瑶, 张宇航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28-33.  
摘要899)      PDF(pc) (1618KB)(895)    收藏
以热环境对金属陶瓷功能梯度薄壁圆柱壳模态频率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描述功能梯度薄壁圆柱壳模型和四种典型的热环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Love 薄壳理论得到了薄壁圆柱壳的应变能和动能,运用Rayleigh-Ritz 法推导圆柱壳的模态频率方程。然后分别以镍金属圆柱壳和镍钢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为对象,验证模态频率方程的合理性。最后分析不同温度场对金属陶瓷功能梯度薄壁圆柱壳环向振动和轴向振动模态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陶瓷功能梯度薄壁圆柱壳的模态频率逐渐下降,均匀温度场下模态频率下降速率最快,其次是线性温度场和非线性温度场,热流温度场对模态频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热环境只影响模态频率的大小,不影响模态频率随波数的变化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纯电动物流车动力学建模及仿真优化分析
孙永厚,祝家好,刘夫云,杜中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69-174.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27
摘要867)      PDF(pc) (1584KB)(550)    收藏

针对改善纯电动物流车的平顺性问题,以企业某车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动力学软件Adams/Car,建立基于四柱试验台的纯电动物流车动力学模型;以前、后桥的减振器阻尼参数和驾驶室悬置参数为优化变量,驾驶室座椅导轨处y向和z向的振动响应为优化目标,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对优化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需要优化的多个主要影响变量,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对其进行优化;最后在水泥路面工况下,针对不同车速对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平顺性仿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座椅导轨处y向和z向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曲线峰值降幅明显,整车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精度大幅提高,平顺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一种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和振动测试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王子凡 张健飞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27-133.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21
摘要863)      PDF(pc) (1674KB)(884)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损伤检测方法,通过直接提取结构动态测试时域数据中的特征实现结构的损伤识别,基于不同损伤情况的重力坝有限元模型生成的加速度数据对LSTM网络进行在不同噪声水平下进行训练和测试,采用网格搜索方法对网络超参数进行优化。数值试验和试验室悬臂梁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基于LSTM的损伤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损伤识别准确率和抗噪能力,其性能相对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不同损伤工况测试准确率均有提升,最高达16.2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轮轨耦合模型及应用研究
孟宪金, 刘林芽, 秦佳良, 李辉, 左志远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8-13.  
摘要862)      PDF(pc) (1916KB)(1253)    收藏
基于ANSYS的二次开发技术,首先利用APDL语言提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轮轨耦合相互作用计算方
法。在该计算方法中,车辆部分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模,并通过APDL语言编程到ANSYS中,再根据有限元理论对
轨道部分进行仿真,充分考虑轮轨非线性接触,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分别采用显式积分和隐式积分求解。然后,通过
与文献中采用交叉迭代算法计算得到的车辆-轨道垂向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对比,验证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最后,
以高速列车-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例,利用该方法分析扣件失效数量对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明:单个扣件失效对车辆系统的动力响应影响有限,对于钢轨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扣件失效数量的增加会显著增大
车轨系统的动力响应,加剧轮轨的磨耗和相邻钢轨扣件的失效。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对不同型式的轨道结构和轨下
基础进行分析,对于轮轨耦合动力特性的研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内燃动车组动力包振动烈度全局灵敏度研究
孙维光1,郑伟1,张文瀚2,张立民3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87-19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30
摘要851)      PDF(pc) (1674KB)(497)    收藏

引用Sobol全局灵敏度概念,建立了动力包机组随悬挂参数变化的振动烈度函数(V_rms),推导了动力包机组振动烈度关于悬挂隔振参数全局灵敏度计算方法。避免了局部灵敏度的缺陷和悬挂参数非线性的困难。计算了机组在不同转速工况下V_rms关于动力包悬挂参数的全局灵敏度指标(S_vy)。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转速工况和不同悬挂参数条件下机组振动烈度灵敏度S_vy均有显著差异。同时还讨论了对S_vy影响较大的悬挂参数,为后期动力包隔振参数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天然气管道泄漏声学检测及定位方法
韩宝坤, 何景涛, 王金瑞, 张凯, 赵明明, 李念冲
噪声与振动控制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10
录用日期: 2021-10-25

16. 基于谱归纳的车辆振动分析
韩兴晋, 周劲松, 邓辰鑫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26-30.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05
摘要816)      PDF(pc) (1553KB)(903)    收藏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车辆振动问题越发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对车辆振动数据进行归纳处理非常重要。针对某地铁车辆运行时振动水平较大现象,基于轨道车辆运行振动加速度的多通道性和分布非正态性,本文应用约翰逊法则归纳实测振动数据,与GJB/Z126-99数据归纳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构架振动环境恶略,应用约翰逊法则时在60Hz附近的归纳实测谱值超过IEC61373标准谱。基于归纳谱分析车辆的分层传递率,发现车辆的一系悬挂垂向传递效果不优。结果表明,约翰逊法则在处理非正态数据时更具有普适性,对振动故障诊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古筝声音品质主观评价指标的CRNN量化方法
付鹏, 邓小伟, 周力, 余征跃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21-25.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04
摘要813)      PDF(pc) (1364KB)(723)    收藏

古筝等民族乐器声音品质好坏往往采用多位专家共同参与打分的方法来评定。这种评价主观性强、偏差大,且效率低、成本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古筝声音品质主观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在确定了总体评价古筝声音品质的五个主观指标之后,该方法选择卷积循环神经网络(CRNN)作为深度学习模型框架,将实验收集到的古筝音频信息作为输入,以专家对各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模型监督,训练深度学习的主观评价指标量化模型。经过检验,这种方法达到了专家主观评价的综合效果,满足了实际检验需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COMSOL局域共振声子晶体薄板振动带隙研究
王翌伟, 徐晓美, 林萍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3): 73-79.  
摘要802)      PDF(pc) (2095KB)(1462)    收藏
针对低频振动控制问题,研究一种局域共振声子晶体薄板的振动带隙。首先,基于弹性波方程及Bloch 定理,探讨应用COMSOL有限元模拟方法开展声子晶体振动带隙计算的可靠性;然后,模拟计算所设计的局域共振声子晶体薄板的振动带隙,分析其带隙结构和元胞结构参数对振动带隙的影响,并以200 Hz~400 Hz 的中低频为目标频段,通过选择带隙宽度在目标频段内占比最大的参数组合作为声子晶体薄板的最优设计方案;最后,在频域上考察声子晶体薄板内波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利用COMSOL有限元模拟方法开展声子晶体振动带隙计算是可靠的,与数值计算方法相比,其计算的带隙参数误差都很小;对于所设计的局域共振声子晶体薄板,元胞的结构参数对振动带隙具有显著影响,通过优选元胞结构参数,可使声子晶体薄板的振动带隙向低频区域移动;薄板内波的传输特性和薄板的振动位移图进一步证实了在振动带隙内薄板对波传播的阻碍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空场及有车状态下隧道混响特性预测分析
刘卓昊, 肖新标, 刘谋凯, 张茜, 温泽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187-192.  
摘要778)      PDF(pc) (2200KB)(752)    收藏
隧道混响是隧道内列车噪声显著的关键因素,对混响特性进行预测分析有助于隧道内的降噪研究。采用脉冲响应积分法测试空场隧道混响时间,利用虚源法建立隧道壁面吸声系数数值计算模型,反推隧道壁面的吸声系数,将其输入给基于声线跟踪原理建立的隧道内声场响应预测分析模型,以混响时间和D/R比(Direct/Reverberant ratio)详细分析隧道内车体表面声场的混响特性。结果表明:隧道壁面吸声系数经验值与反推计算结果有较大差异,低于400 Hz频段经验值高于计算值,而高于400 Hz频段则反之。在车底响应面声源中心区域内直达声场强于混响声场,车底响应面的混响声场强度高于车顶响应面。混响时间均匀度从高到低的响应面分别为:车底、车顶、侧面,空场状态响应面上的平均混响时间明显高于有车状态下,其中车底响应面的最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电驱刚体模态对某电动车路噪的影响分析
张学丘,呼华斌,陈赞,桑志国,毛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97-202.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32
摘要777)      PDF(pc) (1883KB)(765)    收藏

摘 要:某纯电动汽车在粗糙路面上以60Km/h匀速行驶时,主观评价会有严重的压耳感。经过和目标值对比,以及对音频的滤波回放,确认30Hz和40Hz峰值是引起主观压耳感的主要原因。该电动车为后轴驱动,电驱动总成通过三点悬置安装在后副车架上,而后副车架与车身通过4个衬套连接,形成二级隔振系统。通过分层级传递路径分析,确认30Hz峰值产生的根本原因为电驱总成刚体模态与尾门模态耦合,而40Hz峰值主要为轮胎的扭转模态导致轮芯的激励力较大所致。通过优化悬置刚度,即第一级隔振系统刚度,将电驱总成对地的侧倾模态频率调整为40Hz,将电驱总成设计成40Hz的动力吸振器以降低整车40Hz路噪峰值。再通过优化后副车架衬套刚度,即第二级隔振系统刚度,使得电驱总成在整车状态下的刚体模态与尾门模态避频,解决30Hz路噪问题。经过试验验证,路噪30-40Hz下降4-5dB,主观感受良好。运用电驱总成刚体模态解决低频路噪的思路,对类似的问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基于ATF与EEMD变转速齿轮故障特征降噪方法
陈向民,段萌,张亢,舒国强,卢绪祥,李录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91-97.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15
摘要776)      PDF(pc) (1809KB)(611)    收藏

针对变转速下的齿轮故障特征的降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时变滤波(Adaptive Time-varying Filtering, ATF)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的齿轮故障特征降噪方法。该方法首先用线调频小波路径追踪(Chirplet Path Pursuit,CPP)算法从变转速下的齿轮故障振动信号中估计出齿轮啮合频率,并依据该啮合频率设计时变滤波器;再利用该时变滤波器对齿轮故障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将滤波器阻带内的噪声予以去除;然后采用EEMD方法对滤波后的信号进一步降噪,减少滤波器通带内的噪声干扰;接着利用时变滤波器对降噪后的信号再次进行滤波,消除EEMD降噪时在阻带带来的噪声干扰;最后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阶次分析,提取齿轮故障特征。对齿轮局部故障的算法仿真和应用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消除阻带的噪声干扰,而且对通带内的噪声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凸显齿轮的故障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基于听觉感知的飞机舱内噪声合成
李云鹤, 陈克安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4-20.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03
摘要747)      PDF(pc) (1871KB)(829)    收藏

飞机舱内噪声评价及控制研究需要大量的舱内噪声样本,只依靠实测飞机噪声获取数据具有成本高、数据量有限等缺点。声音合成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能够提供满足需求的声样本数据库。本文基于正弦+噪声模型,提出了飞机舱内噪声合成的两种方法,以波音737、空客321等4种机型巡航状态下的舱内噪声为参考噪声,合成了飞机舱内噪声。从听觉感知角度,开展了主观评价实验,采用成对比较法比较了参考噪声和合成声,验证了两种声音合成方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几何非线性效应对受迫振动索理论解的影响评估
梁浩博1,刘小会1,2,杨曙光1,闵光云1,伍川3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8.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01
摘要743)      PDF(pc) (2681KB)(969)    收藏

为研究单跨水平拉索背景下几何非线性的强弱对Galerkin离散法适用性产生的影响,首先引入两种不同的无量纲参数,将拉索面内非线性运动方程无量纲化,运用Galerkin离散法将偏微分运动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利用多尺度法进行摄动求解,得到幅频响应函数,并绘制幅频响应曲线;接着应用MATLAB得出系统时间历程曲线,最后应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将有限元解与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数值解进行对比。在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系统时间历程曲线的同时,将两种无量纲方法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lerkin离散法对于几何非线性较弱的系统适用性较高。无量纲化会导致系统非线性项系数变大。两种无量纲方法随着Irvine系数的增大,所得数值解更接近。研究成果可为索的非线性振动数值求解提供依据且有助于理论的完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车桥耦合振动下中承式拱桥吊杆汽车冲击效应
贺煊博, 郭增伟, 徐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206-213.  
摘要741)      PDF(pc) (2105KB)(871)    收藏
针对中承式拱桥短吊杆在实际工程中易疲劳断裂的问题,采用接触约束法实现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求解,以某中承式拱桥为背景研究不同类型车辆过桥时不同长度吊杆轴力的时变特性和动力冲击效应,对比分析出、入桥侧短吊杆冲击效应的差异和不同部位吊杆的疲劳损伤分布规律。研究发现:车辆过桥时吊杆最大的力学响应出现在车辆通过该吊杆时刻,但吊杆轴向应力会出现波动,且应力波动的高频分量多发生于车辆经过吊杆后的余振阶段;车桥耦合振动所导致的吊杆轴向应力波动频率和幅值随吊杆长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强,相同条件下算例最短吊杆的疲劳损伤度为最长吊杆的3 倍;出桥侧主梁因受车辆荷载激励“方向性”的影响,导致出桥侧短吊杆的轴向应力冲击系数达到入桥侧短吊杆的2 倍,且出桥侧吊杆的疲劳损伤度和疲劳动力放大系数均表现出大于等长度入桥侧吊杆的趋势;吊杆的疲劳损伤度随着车重的增加而增加,46 t车辆作用下短吊杆疲劳损伤度可达到2 t车辆的40 000 倍以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基于CFD和风洞试验的钢桁梁悬索桥颤振稳定性分析#br#
蓝先林, 周礼平, 廖斌, 何淼, 徐向东, 朱承前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214-219.  
摘要736)      PDF(pc) (1862KB)(751)    收藏
为探究复杂山区超大跨钢桁梁悬索桥颤振稳定性,分别通过CFD数值模拟计算和风洞试验测试其颤振临界风速。首先基于山区某悬索桥场地特征计算其风参数,并结合ANSYS计算其关键振型及频率。其次基于CFD数值模拟,采用气动导数和流固耦合两种计算模式探究悬索桥主梁原始断面和气动优化后的颤振临界风速。最后对悬索桥主梁断面进行风洞试验,并将计算结果与CFD计算结果做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桥位基本风速U10=28.0 m/s,设计基准风速Ud=37.20 m/s;CFD计算时,风攻角为0°、+3°与+5°时,原始断面颤振临界风速小于颤振检验风速,气动优化(设置上中央稳定板)后的断面颤振临界风速明显高于颤振检验风速;风洞试验结果表明主梁原断面在+3°风攻角颤振临界风速小于颤振检验风速;气动优化后,各风攻角下主桥结构颤振临界风速均大于该桥颤振检验风速,颤振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导弹发射冲击试验条件制定研究
龚学兵1, 2,任全彬1, 2,李翥1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86-90.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14
摘要727)      PDF(pc) (1262KB)(792)    收藏

为了解决在导弹总体设计中由于实测冲击数据不足导致全弹关键设备的冲击试验条件无法制定的问题,本文根据冲击响应谱的模型,结合发动机地面试车数据,利用弹簧-振子模型进行等效冲击谱的计算,并与实际遥测数据换算的冲击响应谱进行对比,利用全弹结构动力学响应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利用地面发动机的试车数据进行关键设备冲击载荷环境条件的制定。该方法可为方案阶段关键设备的冲击试验条件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含间隙多约束碰撞振动系统稳定性分析
王超, 丁旺才, 李得洋, 丁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14-19.  
摘要725)      PDF(pc) (1856KB)(1033)    收藏
针对一类单自由度含间隙多约束碰撞振动系统,通过在碰撞面处建立系统的Poincaré 映射,推导系统的Jacobi
矩阵,将连续动力系统转换为离散动力系统,并利用Gram-Schmidt 正交化和范式归一化计算得到系统的Lyapunov
指数谱。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系统混沌吸引子与周期吸引子的收敛序列,结合系统相图、单参分岔图及Lyapunov 指数
谱,分析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及各类分岔现象,通过控制系统参数双向变化发现相邻周期运动间存在的周期共存现
象,验证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后续针对该系统的混沌判断及混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次级悬挂半主动控制研究
张伟海,曾靖淞,闫兆盈,李刚,马光同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61-168.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26
摘要707)      PDF(pc) (2148KB)(547)    收藏

为了提高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的乘坐舒适性,建立了由三辆车体与四台转向架铰接式组成的14自由度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垂向-俯仰动力学模型,以轨道随机不平顺时间序列作为激励,本文通过研究车体垂向速度和垂向加速度的耦合作用规律,提出了改进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方法。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天棚阻尼和改进天棚阻尼两种半主动控制方法应用于超导电动磁悬浮车辆次级悬挂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在改进天棚阻尼控制作用下,编组车辆中间车体质心处的垂向加速度和俯仰加速度的均方根值相比被动控制分别降低了19.77%和17.34%;在获得相同减振效果的前提下,相较于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方法,改进天棚阻尼控制半主动方法作用下输出控制力的峰值减小了12.8%,因此改进天棚阻尼控制方法控制效果更佳,减振效率更高,更适用于车辆振动的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非线性系统载荷识别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
周盼1,辛江慧1,丁继才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9-13.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02
摘要701)      PDF(pc) (1780KB)(732)    收藏

为解除载荷识别问题对原系统先验知识的依赖,本文提出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对非线性系统进行逆模型辨识,随后在该逆模型基础上利用工作状态的响应数据识别时域载荷。通过对某一非线性系统的稳态和非稳态激励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LS-SVM能够辨识出可靠的非线性系统的逆模型,进而反演出较精确的时域载荷。该方法不需要了解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只需少量训练样本即可,因此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风机叶片结冰故障诊断
沈学利, 杨莹, 秦鑫宇, 俞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79-87.  
摘要697)      PDF(pc) (2144KB)(924)    收藏
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故障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安全和发电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维残差神经网络(1DRes-CNN)的叶片结冰诊断模型,该模型通过风机SCADA数据进行风机叶片结冰故障诊断。首先通过标记标签、数据分割、类间平衡和归一化对SCADA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叶片结冰物理机制和XGBoost特征重要性计算选取与叶片结冰最相关的特征;最后利用构建好的1DRes-CNN模型进行叶片结冰诊断、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选取的特征,相较于SCADA全部特征作为1DRes-CNN模型输入,风叶结冰诊断准确率提升约为7 %。此外,与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性能和泛化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基于Vold-Kalman阶次提取的非平稳声源定位方法
陈剑雨1,董广明1,陈进1,赵发刚2
噪声与振动控制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4.005
32. 数控机床电机-斜齿轮齿条耦合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分析#br#
王昊, 龙新华, 杜家楠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34-40.  
摘要684)      PDF(pc) (2141KB)(908)    收藏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动态误差是影响加工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大型镜像铣床斜齿轮齿条进给系统,通过势能法和切片积分法获得时变啮合刚度,同时考虑啮合误差引入的内部激励建立斜齿轮齿条动力学模型。针对矢量控制电机,建立交流同步伺服电机的双闭环控制动力学模型。将电机模型与齿轮齿条动力学串联构成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Simulink 仿真和实验研究,分析啮合误差、电机动态特性对于进给系统动态传递误差的影响,明确了齿轮齿条误差是进给系统的主要误差源。研究成果可为高动态精度的进给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机车独立式司机室振动试验和仿真分析
张文春,蔡延年,王大鹏,李忞,石巍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92-196.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31
摘要677)      PDF(pc) (1930KB)(645)    收藏

机车车辆噪声、振动和不平顺问题对司乘人员的舒适度越来越重要。针对某型干线内燃机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司机室振动问题,通过机车负载试验、模态试验分析了司机室振动的频谱特性及其与车体振动的关联;建立整车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构模态和柴发机组激励产生的谐响应,分析了结构参数摄动对司机室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整车在16.43 Hz存在谐响应峰值,司机室振动主要由柴发机组1倍频激励下的整车耦合振动引起,材料厚度和刚度参数摄动对司机室的振动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火电厂自然通风冷却塔噪声治理研究
马琪顺, 鄢晓忠, 林日成, 何旭, 吴爱军, 陈绍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200-205.  
摘要676)      PDF(pc) (1624KB)(878)    收藏
湖南某火电厂配备两台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冷却塔运行时噪声对周围居民影响较大。针对该问题,基于Cadna/A噪声预测评估软件,研究自然通风冷却塔在实施降噪网和声屏障联合降噪措施前后的声场分布。通过将预测值与现场实测值相比较,验证Cadna/A软件对该类冷却塔噪声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使用Cadna/A软件对火电厂自然通风冷却塔进行噪声研究是合适的。对于火电厂冷却塔,采用声屏障和降噪网联合降噪方案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基于弹性圆柱壳的柔性齿轮副建模及动力学分析
张洋, 关先磊, 王青山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20-27.  
摘要665)      PDF(pc) (2462KB)(824)    收藏
基于弹性圆柱壳理论,建立柔性齿轮副等效简化模型。首先采用具有时变刚度的弹簧模拟齿轮交替啮合过程,其中时变啮合刚度通过解析模型得到;同时采用径向和切向支撑弹簧模拟轴和轴承的柔性。接着根据能量原理,推导柔性齿轮副系统的动能、应变能、啮合弹簧势能以及支撑弹簧势能。随后基于微分求积有限法(DQFEM)对能量表达式进行离散,分别使用拉格朗日方程和Newmark迭代来求解柔性齿轮副模型的模态和动态响应。通过收敛性分析,研究模型的数值稳定性,再与ANSYS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特性的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分析柔性齿轮副模型的固有频率随转速的变化规律,并给出齿轮啮合模型自然频率的坎贝尔图。最后,通过与基于齿轮体刚性假设的扭振模型进行对比,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阐述齿轮柔性对系统动力学特性带来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MT车型换挡杆振动试验研究与仿真分析
黄超华, 陈志远, 田子龙, 陈寒霜, 马安康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178-181.  
摘要656)      PDF(pc) (1900KB)(678)    收藏
针对某MT(Manual Transmission,简称MT)车型加速换挡杆振动问题,基于客观测试,首先按照振动源→振动传递路径→响应端表现的分析方法,对整个振动传递路径展开研究。然后考虑该MT车型换挡杆振动的传递路径,运用HyperMesh、Nastran 等软件对振动源(变速器换挡机构)、响应端(换挡杆)进行NVH分析,确认其中变速器换挡机构为振动源,换挡杆为响应端,最后对振动传递路径(换挡拉索)进行隔振试验验证。研究发现,换挡杆振动受到变速器换挡机构弹性体模态大小、换挡拉索隔振优劣的影响显著,研究所提出的振动源、振动传递路径的优化策略为相关项目的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两种典型装载工况下阿芙拉型油船振动特性预报与分析
瞿小凌, 吴晨飞, 付佳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207-21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34
摘要654)      PDF(pc) (2112KB)(556)    收藏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会历经多种装载工况,其中又以压载工况和满载工况这两种装载工况最为典型。在这两种典型工况下,船舶的振动性能是不同的。利用有限元法分别对在压载装载工况和满载装载工况下的11.4万吨阿芙拉型油船进行全船振动特性预报和振动性能分析,计算得到在两种不同装载工况下的全船固有频率及其振型、在螺旋桨脉动压力和主机激振力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值。计算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典型装载工况下,11.4万吨阿芙拉型油船的振动性能良好,满足ISO 6954-2000的振动衡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非均布汽车冷却风扇噪声实验及数值研究
罗来彬1,吴亚东1, 2,彭志刚1, 3,欧阳华1, 2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5): 175-181.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21.05.028
摘要638)      PDF(pc) (2613KB)(765)    收藏

基于实验和仿真的结果建立非均布汽车风扇及加换热器后的噪声预测模型。首先,声学实验结果表明汽车风扇的声压级近似与转速的6次方成正比,体现出典型偶极子声源特性。然后,基于CFD计算结果,采用涡声理论分析了风扇噪声源分布。最后,在偶极子声源模型基础上,结合实验测试结果得到噪声预测模型,通过将该预测模型用于不同的汽车风扇和加换热器后的情况,预测值和实验相差1.5 dBA以内,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根据早期风扇设计的数值计算结果快速预测冷却风扇的噪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2021-6期封面、目次页 2021年全年目次页
-期封面、目次页 年全年目次页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 (6): 0-1.  
摘要635)      PDF(pc) (1615KB)(101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基于SED-EMD的大圆机轻微齿轮偏心故障诊断
和丹, , 张丽洁, 肖渊, , 刘学婧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 42 (1): 132-137.  
摘要624)      PDF(pc) (1914KB)(752)    收藏
针对大圆机的大型薄壁齿轮在制造与装配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心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齿轮偏心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偏斜度解卷积(Skewness Deconvolution,SED)增强振动信号中的齿轮偏心故障特征。其次,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将目标信号分解为有限个固有模式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提出加权-相关频峭度指标(Weighted Correlation-frequency Kurtosis,WCK)自适应提取包含偏心故障特征的IMF分量,并结合峭度与峰值比指标刻画故障信息。最后,开展了大圆机齿轮偏心故障诊断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自适应提取故障分量,结合故障分量的频率、峭度与峰值比指标可以实现齿轮偏心故障判定与定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